引用:
作者結冰礦泉水
突然想到! 如果雙方是同一家保險公司會怎樣?
|
通常很少相同一個業務員
會變成兩個不同的業務員
然後兩個業務員的專業水準會有差距
工作態度也會有差 ( 勤勞、懶惰 )
專業強的會給予正確的輔助
不專業但是勤勞的業務員會去找答案,盡量搓湯圓
不專業就算了,還懶惰,那消費者自求多福
然後理賠也未必是同一位理賠
兩個理賠會把相關資料 掃描或者郵寄回去總公司
兩個理賠在按照契約內容進行理賠試算,並進行理賠
充其量就是,內部作帳搓掉罷了
但是專業強又勤勞的業務員還是會為他的客戶爭取最大的權益
不專業又懶惰的就胡搞瞎搞,頂多賠消費者一起罵公司不給面子
公司胡搞瞎搞亂搞一通 ..... ( 問題是到底是誰胡搞瞎搞亂搞一通 ? 做賊喊抓賊 ? )
現行狀況更恐怖的是
號稱從業十幾二十年的業務連自己賣的商品怎麼理賠都不會算
一般的人身傷害險 ( 俗稱 意外險 )
問她,骨折怎麼理賠,能夠完全答對的不會超過三成
不太離譜的,可能骨折未住院講錯了
誇張離譜的,則跟消費者說骨折只有陪實支實付或者住院幾天陪幾天
在跟客戶推銷 [ 我們公司有賣骨折險,上次某某客戶 OO 骨折,理賠了40萬,有沒有很多 ]
再問問強制險還有第三人責任險
賠給誰 ? ( 我方還是對方 )
陪甚麼 項目 ? 限額多少 ? 怎麼陪 ?
搞不清楚的一大半以上
婉轉的業務員會說回去幫你查
問題是有啥好查的 ?
骨折未住院,打三十年前,就這樣的理賠法,不曾變動過,要查啥 ?
強制險,打開辦以來,理賠項目也差不多,頂多限額不同
例如可能 1200 變成 1500, 1000 變成 1200
就算沒有去一直注意最新動態
充其量也頂多數字有點錯誤
但是大方向大範圍來說還算正確
也實在沒有回去查的必要性
或者 一般意外險跟強制險,殘廢表用的是相同的嗎 ?
誇張的跟你說 一樣的喔
謹慎的跟你說不同
有點上進心,有點概念的跟你說
一個 11 級,一個 15 級
專業的跟你說
一般意外險用的是 11 級 75 項
強制險用的是 15 級 178 項 聽說要改成 200 項
所以可能在一般的不賠的項目,在強制險有賠
在強制險有賠的,在一般的可能就不賠
自己搞不懂的東西你是能希望他幫妳爭取甚麼權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