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pplebread
他們想讓他們選就讓他們選嘛,反正大家都那麼有自信搞得懂政治
何不讓大家見識一下國家炒短線的未來
1.捷運蓋在花蓮你蓋不蓋? 那最需要捷運的台北桃園高雄台中怎麼說?
我要建蘇花高,花蓮人都開心,但要拆原住民祖墳,那你要不要蓋?
沒有全部都好這種事,所以你說的「討好全國不特定區域」即便放在歐美各國都不存在
這種事只會造成一種結果:50萬人說捷運站蓋我家門口,隔壁市不滿
隔年投了100萬票壓過50萬人
所以蓋了一年的捷運站的錢打了水漂,因為要換線路到100萬人的家門口
隔年又出現150萬…
2.你說的部長經歷現在制度中就有了,如果你瞭解台灣過去政治應該瞭解所謂的國民黨接班制度
做過各種事務官政務官,有充足的政務經驗,就可以出來選舉為人民服務
結果現在人民只想選政治明星,不想選基層幹起,國家培養20年以上的政治專家
嗯,那選出被老鳥耍得團團轉的代議士也是人民自找...
|
1. 國之大事又不是一個部長說了就算,還有全立法院的立委要面對,就算是一個百萬票的大立委,立院投票也是敵不過一千萬票的集合反對。
2. 事務官轉政務官,那是以前黨國一家的錯誤制度,整個思維都是公務員,完全不懂得老百姓要什麼,然後就以專業蠻幹。
為何要發展出民主制度,就是因為公務員作久了會不食人間煙火,所以老百姓要選出政務官來監督或改變政府施政路線。
================================================
我思考出來的制度,小立委剛開始可能只是代表某一個小地區,或某一個小組織或小黨,然後隨著時間演變,逐漸變成全國性的政治明星,然後一直作到老死,不用擔心總統退休後該怎麼辦的問題。(美國總統有些施政,是為自己退休後路作考量的)
年年選更可有效避免黑函之類的污蔑攻擊,因為就算被黑函攻擊選票大跌,有點實力的立委還不至於掉到230名以外,然後隔年的選舉就會有選票大回流的效果,這樣可以大幅減少惡質選舉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