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山賊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25
引用:
作者orakim
基本上我沒有不承認找錯法條,而是說有法條可以限制這種情形
而剛剛好目標的電視台有可能可以適用這個法條
是可以單純對有線電視播放修(第四台),但也可以對內容提供源要求(公視)
簡單的說公視HD 的確適用於這個法條
只是我還沒有去看有線的公視HD 跟無線的公視HD,音量是否相同
有機會作的時候我會試試看,不過我想作的事很多 這個優先序沒那麼高



我說明介紹一下好了:

類比系統的有線電視所轉發的無線電視頻道 , 它可以採行變頻轉發 , 接收解調重新調變發送 , 原頻道不變頻發送 ; 其中只有接收解調重新調變方式可以對內容進行變更 , 譬如說改變音量, 改變影像格式等 ; 而變頻轉發或是不變頻轉發 , 因為僅僅是在 RF 端做處裡, 故其內容譬如聲音調變度是不變的 , 像這種情況電視機在同一節目訊源有線無線之間切換 , 音量是一樣的.

數位系統裡 , 台灣採用 dvb-t / t2, 而台灣並未開放直接在有線電視系統傳送 dvb-t/t2 , 所以必須經過解調解碼過程, 再編碼調變成所申請營運的系統種類以發送 , 譬如 dvb-c.

因為有解調過程, 若有線電視業者的系統所使用的聲音編碼格式型態是一樣時, 只要業者不進行音量轉換, 那麼所送出的音量就會是一樣.

若轉換編碼格式時是採行音幅等量 , 只要用戶的接收機確定不同格式間等量音幅所解碼輸出的音量是相同時, 那麼所送出的音量基本上也會是一樣.

當轉換編碼格式時, 相同等量音幅在不同格式所代表的幅度意義不同 , 或是用戶接收機對不同格式的等量音幅有不同的音量輸出時, 就會有不同的音量 ..

所以就算您測到無線數位與有線數位之間, 相同節目訊源有不同的音量時 , 不見得是有線電視系統的問題, 也有可能是您自己接收機的問題.


以下談聲音 :

聲音包含三要素 , 響度 , 音調 , 音色 ; 響度是指聲量大小, 音調是主頻頻率 , 音色是泛音數量相位與幅度; 因每個人的生理聽覺 , 對聲音的頻率響應多少不同 , 所以對相同的聲音, 會有不同的主觀感受, 甚至同一個人的左右耳就有不相同的感受性; 再加上年齡 , 心理, 好惡 , 精神與健康狀態, 環境背景噪音等因素影響 , 在不同時地也會有不同的主觀感受 .

因此人的聽覺 , 受到主觀因素影響相當大 , 不能當作客觀參考的依據, 需用儀表, 而儀表需要基準以校正;, 所以在對聲音作處理時, 人與人或部門與部門的溝通描述, 甚至不同機器設備之間信號連結, 須有一個基準作為依據 , 以避免產生太大的差異, 來確保各方所認知的是同一位準的聲音.

也就是說要避免發生像你的 60% 音量, 卻已是我的 100%, 當你送出 100% 音量, 就會導致我的系統飽和破音的這種情形發生 .

而這基準聲音信號準位通常是 0 VU , 其意義就是 100%, 也就是告訴各方 100% 音量是如此; 而類比系統 VU 表也被律定是當信號頻率為 1KHz 純正弦準位 0 VU, 會讓指針從 0 到 99%, 反應時間為 0.3 秒的表, 所以電視台收播後播放的單一 "嘟---" 聲, 就是這個基準音..

因此當我說 " 給我 0 VU ", 意思就是我要進行校準, 請送出您的 100% 位準的信號給我 , 以校正我的系統, 把這樣的音量當成 100% 而不是別的刻度值 .

以 VU 表來看音量時有個缺點 , 因為它指針反應的是信號的 RMS 值, 這在信號是單一純正弦時不會構成問題, 因為峰值與 RMS 之間的比例是固定的 ; 但是一般聲音信號是不同頻率不同作用時間長度的信號組合 , 其信號峰值與 RMS 的比例變化差異相當大, 所以當某部門或設備送出 0 UV 位準的聲音時, 其峰值可能比 0 UV 這個位準還要高 +6~8db.

因此在最終調變端會有個容限 , 不會真把 0 VU 的信號準位進行 100% 的調變 .

在數位系統中也是如此 , 因為各類機器設備它的編碼型式不見得相同 , 每家電視台不見得都用相同的設備 ; 在做轉換時須確保音量等量 ; 而作音量均量化, 轉發聯播 , 後製加工 , 以及麥克風收音設備進行類比數位轉換等因此也都須有個基準, 所以也需要基準信號 ; 以美規 ATSC 來說 , 採取的是 440 Hz 0 VU 純正弦 .

因此基準存在的目的 , 就是確保不同對象間 , 所談的是同一回事 , 當你講 50% 時, 也是我的 50%. 不需去理解換算你的 50 % 音量 , 到底是我的多少 % 音量, 這個就是所謂的標準.


淺談音量均量化, 動態範圍與頻率響應的問題 :

不同的節目內容 , 其音量與動態範圍不同 ; 譬如談話性節目 , 其一般動態範圍較小, 電影戲劇或是交響音樂可能需要較大的動態範圍 ; 因為系統所能接受最大音量有限, 所以動態範圍越大的聲音 , 多需要較低的平均音量..

峰值突波越高的信號 , 其高頻成分振幅也越高 , 因系統所能接受最大音量有限 , 若平均音量越高, 越需限制突波信號峰值 , 也就是要降低信號裡高頻成分, 犧牲頻率響應.

換言之若硬是將所有節目平均音量都調成完全一樣時, 不是犧牲某些動態範圍或是頻率響應 , 就是需拉低整體平均音量..


回頭談你的有線電視法條適用公視 HD 的問題:

有線電視系統有這個聲量差異的規範 , 是因為有線系統本身不見得會有 0 VU 基準信號 , 且可能採用接收解調重新調變的方式來進行轉發 , 為避免解調再調變所產生的聲量差異太大 , 故做這樣的律定; 也就是說它的音量差異參考基準依據, 其來源就是各家製播頭端. 而像公視 HD 等各家製播頭端, 本就有 0 VU 的基準為依據, 所以拿有線收視戶終端設備法規回頭要求公視 HD 的平均音量, 就好像拿一把依據公定標準尺所製造出的不是那麼準的量尺, 回頭要求公定標準尺要以該量尺為依據來校準一樣 , 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

引用:
作者orakim
我的另外是除此之外啊
除了"回你的言"之外...,都沒引你的文+空一行+特別加字
我的中文雖然不好,但至少已經有採取措施防止被誤認,而且很明顯我講的東西是你沒有提到
你知道這個狀況(親自敘述出來) 還是刻意誤認下去
這我沒辦法


我可以接受您的這番說詞沒問題


引用:
作者orakim
好把那用出SC的F1舉例,在條件限制下(SC),你覺得還需要限制每台車最快 最慢的速度嗎?
F1規則有限制Gap 不能差...
補充一點
由於F1場上只有一台帶頭跑的SC 或許沒辦法反應每個電視台都有他們的標準在
硬要舉例大概就是每個車廠都有他們的SC 速度也不同
只不過我還有一點聽覺差異不大 換成我的例子來說 意味著這些車廠的SC速度差異不大
哪個車廠SC出來跑都可以,車手油門踩多一點少一點都可以配合
就像音量以哪一個電視台為基準都可以,他們差異小 頂多就電視音量鍵調一下


前面我已經解釋了 , 您應該可以理解為何我的舉例是如此 , 也就是要有個基準在才能談雙方共同理解的標準 ; 您也可以不接受以繼續您的天馬行空想法, 告訴全世界不需要那個 0 VU.
舊 2014-07-12, 09:56 A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山賊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