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yaohoung2
我的看法剛好相反
人口生育率越高 未來經濟爆發成長越大
以前都說 多子多孫多福氣
多出來的人口要送到外面去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出外人"這條歌
如果外面打拼成功 衣錦還鄉 三妻四妾 買地買房
如果沒成功 就當一個漂泊的出外人
不要說發展
就算要打仗也要人口做支持
人口太少注定要被邊緣化
各位 加油吧 
|
台灣戰後嬰兒潮也沒有讓台灣經濟爆發啊
靠的還是有利的政策跟產業選擇讓經濟起飛
不然毛澤東那時人多好辦事豈不爆發的跟什麼一樣
事實上呢? 餓死更多人,全是政策問題啊
當初尼克森跟鄧小平談到中國人民沒有遷徙自由
鄧小平就直接回答,大意是:
「中國什麼不缺,就是人口太多
要遷徙可以啊,送你幾千萬人要不要?
要不是我們限制人口遷徙,幾億中國人到處流竄豈不天下大亂」
今天別說遷徙啦,光對岸觀光客來台就天下大亂了
如果中國不嚴格控制人口,只會徒增問題
至於所謂的出外人,其實就是當初台灣國際競爭力強的時期
從外面掠奪資源帶回台灣爽的概念,感謝全球化/國際化
那你要更爽,除了讓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更強,養活更多人外,沒有別的辦法
但我國國際競爭力早已不如以往,要怎麼養更多人?
引用:
作者Raziel
不是都老了, 是都走了, 秩序才會逐步重整, 問題是 能不能走到那時候? 怎麼走到的?
我們這一代都抬去埋了的時候, 福利支出終於解套, 但下一代也差不多退休了, 辛苦一輩子
才送走上一代, 下一代又還沒成氣候, 要好日子, 至少要下下代以後.
|
愈先進的國家人活得愈久,高齡化的人愈多,福利愈好,問題就愈嚴重
所以我用70年,即是現在少子化出生的人=未來有比較少的老人
那下下一代的年輕人要供養較少的老人,福利支出就可以減輕
社會就能拿更多資源做別的事
過去人口問題導致資源不夠分,只能靠戰爭掠奪來解決
但真要打一仗倒退一次才能解決嗎? 限制人口出生是目前較和平的辦法
今天低生育率的現象我認為跟教育普及有關,某種程度上教育其實就是出生率殺手啊
考古學家Paul Bahn 和 John Flenley 在1992年出版的 《Easter Island, Earth Island》,書中直言無諱地寫道:
(復活)島民們放任人口無節制地成長;對資源無度地揮霍浪費;對環境肆無忌憚破壞;妄想信仰將會照料未來;導致一場人口爆滿的生態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