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慕凡
humm...我也是想要細節. 不過跟B要的有點不太一樣
|
幕凡大,我還記得你幾年前在我跟我失戀的時候給我不少中肯建議。
回正題,我很樂意提供我的意見跟見識給你了解。

首先針對越南馬來在北邊農場聘用大量非法居留勞工以及背包客的事情,
這事情不是我去檢舉的,我主要是針對那個女生的黑簽。
我並沒有能力去糾發一件大型犯罪的能力,可是好巧不巧,
我舉發完之後過沒多久就出現這則新聞了

,老實說我滿訝異的,
但我也不清楚是不是跟我的檢舉有關,畢竟我當時跟承辦人員說我不想知道後續,
因為成功檢舉也不干我的事情,失敗了也不干我的事情。
只是一種心理的爽感罷了

。
再來針對過去每個人對於澳洲錢好好賺?容不容易存一桶金?
是否有歧視問題(外籍勞工)?跟媒體所說差別又在哪裡?我在這裡發表我的心得。
首先我就對於 “賺錢” 這部分發表心得,
針對這點我希望你能想起我文章內提到的一個單字:「工作旅社」。
我住在四人房,大小大約一坪半,非常擁擠且髒亂。
一週房租是150澳幣, 也就是新台幣四千元左右。
環境的髒亂程度是你吃飯都有100隻蒼蠅在你旁邊的那種髒亂。
然而整個工作旅社120幾個人當中,有100-110位亞裔人士。
澳洲開放的背包客簽證當中包括義大利、德國、法國、愛爾蘭、英國等國家。
由此您應該可以解讀出端疑。
我在這家工作旅社初期的工作運非常好,實情是我幫房東修了冰箱。
所以一下子就排到工了,但我看到不少人,抱著期望入住卻回燒乾老家的也不少。
運氣成分以及性別因素非常重,假設當時沒冰箱好修,沒銲接好做,
我現在也可能已回到臺灣,也不會打這些文章了。
在農場許多初期工作是需要男性(粗重工),後期才會輪到女性(包裝)。
西澳農場的時薪是19元左右,但一碰到下雨或者其他因素(農場主人心情之類),
往往會面臨突然性的停工,導致收入不穩定。
然而工作旅社的人那麼多,農場主人當然不是白癡,
換人非常簡單,非常容易,你表現假設不佳,他可以輕易的斷取你的工作命。
因為你不做,後面千千萬萬的背包客要做,根本不用擔心找不到勞工。
但,許多臺、港人"認為",住在工作旅社他們就會給你工作。
然而這時候出現的情況會是互相勾心鬥角、捧房東或者旅社職員LP的情況。
同時我聽說互相搶工作的例子也不少,例如先行跟農場主人講誰的壞話之類的鳥事…
我在最後跟工作旅社吵架的原因,我在這裡詳細敘述給你聽,
你大概可以瞧出真相的一二。
有一天我仍然在睡覺,那時候大約中午十一點,我沒有工作,
我房間門被大力敲,並且被命令五分鐘內穿好衣服,我有工作了。
我覺得很不爽,我付錢住他那,等同是花錢買工作,我還要受到這種對待。
但我不能說什麼,於是我也只好乖乖照做,到了那個農場之後,
那是一個櫻桃農場,30幾個人在那邊做(都是工作旅社的人),
報酬計件制,一簍櫻桃13元,兩人一組。(也就是一個人6.5/一簍)
到了農場之後農場主人三分鐘非常簡單的示範摘採
烙下一句:「你今天做得不好你明天就不會在這裡」
於是我很賭藍,便在那邊櫻桃吃到飽我就走回旅社。
走回去的時候被旅社職員堵到(他們會在工作時間巡邏房間,抓翹班人士)
便吵起來了…因為他們認為我應該要認份,
聖誕節快到了根本沒工作,有工作就應該偷笑。
問題是在那邊做一整天,我看過最強的是一天十簍櫻桃(65元)
的確,那三十幾個人都超級認份。
我承認我脾氣不好,硬碰硬,下場就是變成Own Job.
再來第二個經驗是我去豬農場,我在那做一個禮拜我就走了。
原因很簡單:我壓根沒想到那麼辛苦。
我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到豬場,拖死豬,趕豬,餵豬,洗化糞池。
然而當初跟工作仲介面試的又不同,我是應徵焊接工,他們看到我是亞洲人
之後就把我丟去當雜工。所以後來也在電話中吵架…
吵架內容大概就是我應徵焊接工怎麼變雜工?但也不了了之。
豬場的工頭是臺灣人、很多職員也是台灣人。
時薪19元, 一個禮拜40小時左右。...扣稅之後實拿700至800一周(最多台幣兩萬一。)
我沒有拿到我那一個禮拜的薪水,因為我撕毀三個月的勞動契約。
沒多久我就連繫我土木工程的老闆
說我要回去,幸運的是我老闆回復他等不及我回去了。
我只能說我很幸運的可以有門票去參加面試,所以留了一條路給自己。
然而歐美背包客他們的去向怎麼樣呢?
他們的去向非常廣,怎麼講?對於他們來說語言問題不大,
他們想去哪就去哪,就像我們生活在台灣一樣,沒有語言障礙,當然不用受拘限。
自己想找什麼樣的工作或者往哪邊跑都是自由選擇,然而英文弱勢族群卻沒辦法。
當然我們可以選擇去哪裡,但往往工作的限制卻被限制在簡單勞力輸出的範圍內。
這是很可惜的,因為簽證條件的工作是沒有限制你做什麼的...
我在我上一家建築公司是唯一的亞洲人,但卻有另外一個愛爾蘭背包客職員。
我在工地也認識不少西洋背包客,但我就是沒遇過亞洲人…
有的話多半已經是公民的人士,並不是背包客。
我不知道你從中有沒有看出什麼?
沒有的話,我再說一點…很多人說來澳洲可以存一桶金,
沒錯,你真的可以兩年賺到一桶金,但你要有無比的工作運,極盡節儉的生活才有可能。
然而許多台灣背包客來到澳洲,以為靠雙手賣勞力就可以發大財...
在很久以前或許真的很容易,因為沒有人…
但現在背包客氾濫,每個人都中招,生活哪有那麼容易?
加上其他歐美國家的背包客也過來,光語言能力就是天跟地,
要是同樣去應徵工作你覺得相同條件下誰會勝出呢?
我在我的BLOG其中一個文章裡面有提到一段我自己
:「不過我身為一個雇員, 尤其還是有語言障礙的雇員,
我唯一能利用的只有我在臺灣的打的基礎..也就是工地經驗..還有怪手的經驗...」
那時我在工作旅舍就已經意識到這點,
所以才拼了老命去試試看,我在工作旅社忙著看書看資料,我被潑冷水…
「你考駕照幹嘛,浪費錢,國際駕照不就能用了?」
我是被這樣說的,我印象很深刻。
但赤手空拳來人家的地盤就想把人家的錢拿走?
世界上哪個政府會這麼聰明?
當然我有遇到其他臺灣背包客也很厲害,
有一位在賭場裡面當調酒師,他是背包客,他考了酒類販售的相關牌照。
有一位去跑船,宜蘭人老家也是跑船的,所以他來澳洲也去了。
另外一位臺灣女生學藝術的,便經營私人兒童畫畫家教,也有頗豐厚的收入。
但很可惜的這些是少數,媒體傳輸的觀念是:「來到澳洲就很容易賺錢。」
問題是他們沒有講到,假如你什麼專長都沒有只有手跟腳可以用,
那發發傳單送送郵件就會發大財嗎?每個人都有手跟腳,
豬場農場牛場屠宰場的工作都是手腳的單純勞力輸出,
但勞力過剩的情況下就是有不少人逃回臺灣,或者淪落到華人餐廳當洗碗黑工。
而且現在連黑工都不好找了,我還看過有人一小時只拿8元的黑工,
他還願意幫老闆講話的臺灣人,這在我眼裡是不可思議…。
我的花錢範例是個很糟糕的範例,所以我就不舉例了。
因為我是三餐吃外食(麥當勞 肯德基 Subway)的人,
而且我一個人在外面跟當地人租一間房間,並沒有入住所謂的共宿家庭。
支出跟一般在家煮飯的人還有住sharehouse完全不同,但收入也跟他們完全不同便是。
你要問我有沒有存到一桶金?
我的回答是:有,早就有了。
但你要問我有沒有實際存到一桶金?
我的回答是:那我我的BLOG將會沒有任何遊記文章。
假設最基本的工作可以一周領到800元
(也就是台幣兩萬一)一個月可以賺八萬四,
但絕對不是存2100(八萬四),依照個人物慾決定。
但我看到很多老包回台灣之後是虧的,也就是錢給澳洲賺走。好一點的打平,
真的賺到錢回去的通常你問他你去哪裡的,他會一問三不知。
因為他哪都沒去

。
至於被外籍勞工歧視or差別對待的問題嘛...
你把自己變成不可取代性的話,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吧?
至少我在我上一家土木公司大家都很尊重我,我也沒有受到什麼差別對待。
(除了我的薪資真的比澳洲本地人時薪還少一點點之外, 但我的身分就是外籍勞工阿..)
但假如你跟一百個人搶十個工作,決定者往往可以帶歧視對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