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Member
您的住址: Hsin-Chu / Miao-Li
文章: 512
|
引用:
作者nownews
米粉新標示上路不到半天,下午政策就轉彎,「新竹米粉」大復活!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1)天下午宣布,同意新竹米粉、埔里米粉、西螺米粉等地方性品牌仍可以「冠名」方式出現在包裝上,但字體不可以大於「品名」,例如:非100%純米者,未來品名仍只能叫「OO調合米粉」、「OO炊粉」,但可以冠名新竹米粉在旁邊。
只有使用100%純米製造,才能標示「純米粉」或「米粉」的標示新規定,引爆新竹市長、立委及新竹米粉業者抗議「消滅新竹米粉」;國民黨立委吳育昇上午也建議衛福部再研議是否能夠「品牌從寬、標示從嚴」,別扼殺新竹百年品牌形象,食藥署也鬆口,會在今天下班前,做出決定。
食藥署下午果然從善如流,重新解釋新法規只有使用100%純米製造者,才能標示「純米粉」;米含量超過50%以上者,則須標示為「調合米粉」;至於米含量不足50%者,不得使用「米粉」兩字的細部規範,同意以開放額外「冠名」方式為新竹米粉解套,但字體一定不能大於產品名。
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強調,食藥署並非政策轉彎,也沒有立委施壓,食藥署立場一致,只是看到這1、2天內,不只廠商,包括民眾、媒體報導都搞不清楚新標示的規定,加上聽到所有業者的心聲,這才決定解釋清楚究竟該怎麼標才對,讓消費者可以了解自己買到的產品的內容。她也為讓外界搞不清楚公告內容的確實的執行方式表示抱歉。
根據食藥署最新的解釋,未來米粉絲產品的「品名」部分,仍得依新法規走,若米含量不足50%者,還是只可以用「炊粉」或「水粉」等字樣,但可以用較小字體在一旁加註新竹米粉、埔里米粉、西螺米粉、芬園米粉等「冠名」。
由於已有守法業者配合改包裝,面對外界批評食藥署「腰桿子比米粉軟」、不敵立委和業者壓力,姜郁美則強調,非常感謝已經改名的廠商,但政策絕非大轉彎,只是過去和業者溝通時,從頭到尾僅討論品名部分,並沒有針對冠名做解釋,才會引發不必要的疑慮。她也說,未來會鼓勵米含量不足50%的業者主動標註清楚米含量,讓資訊更透明。
|
---
一個食物包裝上到底要冠多少種名字呀?
標示不實加灌水, 最後還可以強逼主管機關妥協.. 
__________________
指揮所:陣地準備好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