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mauago
大概Firefalcon與Applebread網兄的論點可以濃縮成二點:
1.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工作,而且已經有志工在做了,而且兩位網兄覺得這些志工做的還不錯,但我卻認為應該另外有給聘請?
2. 既然能強迫學生學習,為什麼不能強迫學生擔任志工,反正他到社會上也是得被強迫。
關於第一點,我們就把焦點放在公部門!
兩位網兄覺得公部門志工幹的還不錯,我剛好相反。只要想到他們是志工,很多想請他們改進的話,就只好摸摸鼻子。這就是志工和有給職的差別之一。
兩位網兄覺得去王品花的服務費值得,覺得去公部門受到的服務不值得另外花錢聘僱,志工就很好用了。這是倒果為因,你完全可以花錢然後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務。或者,另外花費設計機器或場所來取代志工。除非我們只滿足於現狀,否則就是應該要期待更好的。
為什麼要另外花錢,因為政府的責任之一就是「花錢」,尤其在內需經濟一直不夠強,
...
|
"只要想到他們是志工,很多想請他們改進的話,就只好摸摸鼻子"
這樣出問題的是誰? 鄉愿的是誰?
還是你自己有習慣嚷嚷著"我都沒跟你收錢, 我都當志工了, 你憑什麼有意見"?
你也把這些志工層級看得太低了...
有意見, 有建議, 多得是溝通管道.
再不濟, 你打個1999也會幫你轉部門找到人溝通.
"把人訓練好"跟"有沒有付他薪水"當中並沒有關連性.
領薪水的人不見得會把事做好, 沒領薪水的人不見得不把事做好.
不要太看不起志工水準了.
所以, 當然可以要求期待更好的服務品質.
但這很明顯不是"付薪水"就可以獲得改善的.
不然全國人民應該很樂於提高總統薪資30倍來改善他的執政能力.
政府的責任之一就是"擴大內需", 沒錯, 這是正確的.
但請搞清楚政府的財政不是自己印鈔票高興怎麼花就怎麼花.
每年還是有預算總額.
當同樣兩萬塊的預算,
去請個人做基礎接待工作 vs 國家建設 vs 社會福利
有腦的人都不會優先把錢投去一個明明可以用志工就做得好的事情上吧.
你唯一的機會在於"這份工作請專職人員來做會比請志工來做好"
但很明顯就自己打臉, "這是低技術需求的工作", 所以很明顯並沒有非得請專職人員的必要性.
要鬼打牆"擴大內需"?
那就直接轉貼前面說了幾百次的...
你想要讓勞動市場不是資方市場的立基點是在"提高勞動人力需求", 讓"市場需求">"勞動人力".
可是台灣的"勞動人力"真的有過多嗎?
真的有"勞動人力">"勞動職缺"嗎?
很明顯不是的.
台灣的問題在於"勞動人力">"爽缺".
你想要的是"爽缺不再是資方市場", 這明顯是屁話...
身為資方, 手上有爽缺, 幹嘛還要求人來做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