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dsmt
立馬萬言的立馬並不做立刻解,而是指倚靠在馬旁或坐在馬上。
坐在馬上,寫成萬言書,比喻才思敏捷。雖然整句有快的意思,但立馬並不解釋成立刻。
|
有一種東西叫引申 ..........
所以現代人拿這樣的字眼描述立刻
沒有甚麼不可以的 ........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帽子戲法被當作連得三分的意思?按照一些人的標準,這也不應該當成甚麼專有名詞
引用:
作者FLYFLY
可是臺灣之前就真的發生了一個情境,對岸網路次文化有個同音詞"草泥馬",
髒話詞的同音字。
這種詞彙照理說不該出現在"正式的場合",例如動物園的動物介紹看板上,
可是臺灣之前有個動物園,還真的把這個詞寫在看板上。
所以“彈性”最好還是要有些限制啊∼∼∼
|
當然啊,我又沒有說就此隨便亂用
我只是想說,有的時候不需要這麼激動連個科普都要追求一個正確解
中文還有很多字詞是只拿其他語言的類似音來組合而成,只看字,連甚麼意思都沒頭沒腦的
例如剎那,這個字是從哪裡來的?梵文來的,兩個字只是從人家的音直接轉過來的,只看像行字根本沒有任何意思,中文也是很有彈性的語言,不要認為就該被綁得死死的
有興趣也可以去找一本英英字典來看,很多看起來很單純的單字,他有很多種用法,可以同時包括正式與非正式用法,英國人和美國人的用法有時還天南地北,人家當然也會像我們一樣吵說對方用的很隨便,可是這並沒有搞到像我們一樣好像多麼嚴重快滅族似的
英文聽說好像比中文更精確?並沒有,人家的語言也是很有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