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鋼蛋3
撇開抗震因素,大樓的維護成本基本開銷可是高的嚇人
相對一般的商業大樓,租金也因此貴很多,公司口袋不夠深也不敢進駐
忘記是哪邊看過的,每棟摩天大樓都見證過一波經濟榮景
落成後,也差不多是經濟走下坡的時候 
|
請參閱「摩天大樓指數」或「勞倫斯魔咒」
1999年,德意志銀行證券駐香港分析師安德魯·勞倫斯因為發現到經濟衰退或股市蕭條往往都發生在新高樓落成的前後,首度提出「摩天大樓指數」(Skyscraper Index)的概念。寬鬆的政府政策及對經濟樂觀的態度,經常會鼓勵大型工程的興建。然而,當過度投資與投機心理而起的泡沫即將危及經濟時,政策也會轉為緊縮以因應危機,使得摩天大樓的完工成為政策與經濟轉變的先聲。這一驚人發現被稱為「百年病態關聯」:大廈建成,經濟衰退。
101 大樓於1997年簽約、1999年開始興建,這段時間正是台股破萬點大關之時,對照一下完工後台灣經濟狀況,似乎成了魔咒的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