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ake2003
臺灣以來的教育 不就是為了升學而升學
歷經多次教改 其本質沒變
現在是多了證照考試 開始一堆人為就業而考試
我那年代 還有德智體群美 五育
只不過 除了智育 憑個人本事外
其他 老師給分數大家都差不多 又有啥好努力在德 體 群 美?
況且 光是智育 這方面就佔去學生絕大多數的時間了
|
其實背負這個枷鎖的不是學生, 而是家長. 如果家長只想要子女在升學體系內有好成績,
學生就會被這個系統制約。所以相反的講,要解這個套的關鍵不是在國民教育,而是
家長有智慧有意願不被這個系統綑綁(通常他們也知道這系統有問題,但是卻又追得比
誰都緊),不再追逐偏頗的分數,不再以成績為唯一權重時,才可能從根本去調整。
但可惜的是,多數人不願意主動試解答只想靠別人給現成答案,還要別人負責。
不照教育體制看成績那我要怎麼辦?這問題別人其實無法給答案,而是自己有沒有定見
與勇氣想要去改變。若不求改變,就自然會繼續在體制內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