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ance Member
|
抗震這東西
其實現在營造技術來說
我想是多多少少有能力克服
台灣應該還不用想到這些地方
重點還是效益的問題
台北為什麼目前只有一棟高過300m的建築
(未來台北車站那裡還會有)
就是效益的問題
花得起 還要養得起
可以看看台灣一些指標性的高層商用建築
隨著台灣經濟環境的起落
歷史都滿曲折的
如果真的有那需求 自然就會有人投資
日本就是這樣,大部分的摩天樓都200mm出頭
超過300m的還沒有
我想也是經過審慎的評估投資報酬率以及風險抵禦能力的結果
再加上要達到抗震標準,造價肯定比沒有在地震帶的大樓更昂貴的些...
那放在台灣也是一樣,101的抗震標準肯定是大地震不能倒的要求去做的
多少人能花得起這錢
你以為這是模擬城市
政府錢夠了就可以弄一個地標?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的意義是方便找到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