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00000米平方 /一台砂石車可以載多少土方= 8x2.35x0.6 = 11.28 立方米
=1600萬輛車次
當然這是在海上,應該算船運量
而且只有五公里平方,
至於說國家會因為這125公里平方的填海造陸會破產,那也太危言聳聽
別說三千多億能搞破產,就算這項支出有三兆,
依照工程進度大概也要分15年編列 一年2000多億
負擔是很沉重 但是這筆錢也會讓台灣本土的GDP起碼多2~3%增長
持續1X年
1960年代,關西地方的航空需求逐漸擴大,由於大阪既有的大阪國際機場(伊丹機場)缺乏腹地擴建,興建「關西第二機場」的呼聲孕育而生[1]。1963年,日本首相府內近畿圈整備本部提出的「大阪國際機場擴張整備與第二國際機場建設」計畫獲得內閣會議通過。由於大阪周邊用地吃緊,日本政府決定以填海造地修建機場,並從大阪南港近海、神戶近海、明石近海、淡路島、泉州近海等5個預定地中選出泉州近海為場址。經過5年的填海工程,用了1.8億立方米的土方,在原先水深達17至18米的大海裡填出了5.11平方公里的機場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