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ove
最近看了帥老外的文章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5057702&page=2
有2大重點
一、能源界的傳統看法會認為,「彈性供電」是不好的,一定要有穩定基載電力,也就是核電廠或火力發電廠。這個迷思,其實德國也在過去兩年才真正被扭轉過來。
因為,可彈性供電的智慧電網再搭配再生能源,比蓋一堆基載電力電廠,發出很多被浪費掉的電,是能更有效率發電及配電的方式。很多國家也逐漸摒棄對基載電力的依賴,轉而思考彈性化供電系統。
二、我們發現,新建太陽光電設備,每兆瓦發電成本比新建核電廠要低三四%,岸上風力發電甚至比核電低五○%,這完全顛覆了「再生能源比較貴」的鐵律。
|
1.是錯的,德國的再生能源有時候往往要賤賣
就是因為供 > 需,搞到最後德國的風力發電往往要賤賣才有人收
發出來的電沒人收,要處理又是一個成本
2.也是錯的,因為德國對於再生能源補貼很大才造成低價的現象
實際上電力公司還打贏官司,要德國政府賠償停用核電的損失....
現在德國也知道補貼過多有問題,已經準備減少對於再生能源的補貼了
例如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c_119114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