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ozohung
Junior Member
 
Mozohu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716
其實很多事物都是見仁見智的,刀無雙面利,有優點就有缺點,這是相對性的,也就是比較的結果.所,取捨就在於個人.
例如:.有了不繡鋼鍋具,瓦斯爐,電磁爐,微波爐,還是有人在用瓷器的餐具,用砂鍋煲湯,用竹/木製的蒸籠蒸食物,用木炭來烹煮自自石英表問世後,還是有機械表的巿場..有了日光燈LED,還是有人在用白熾燈.像我的聆聽室,就用1盏50瓦的鹵素燈泡.因為它是暖色調,氣氛不一樣.如果你的環境夠安靜,甚至可以聽到日光燈的變壓器的哼聲.我三樓有獨立的電表,無冷氣和其他家電.

電源和聆聽環境,器材擺位,會有影響.以前用EL84 25W小管機,Mullard 真空管,後來用50W動態A類晶體機.我現在則用汽車主機接喇叭,bi-wire.其實差別不會很大,只在於音場的寛深,音色和動態表現.如果不是AB test,一般人可能感覺不出什麼差異.

LP的聽感和CD不一樣.我是覺得它比較耐聽,較不易疲累,能令人放鬆.我的唱盤等級不高,幾千元的而已.我有比較過一些片子用兩者做比較.特別是人聲,弦樂的部分.其實CD的規格,定在16位元,20-20KHz,44.1K頻率取樣.動態對比很強大,聆聽鋼琴音樂比較適合.晶體機在這方面也很好.

老話說,每一種喇叭都有它的個性,換了擴大機能改變的有限.例如:ProAC 的小喇叭,和LS 3/5,它們的聲音特性就不一樣.我的第一套組合enon DCD-600,NAD 3020e,Celestion 3.那時陪伴我在台北工作,夜晚的心靈慰藉.很簡單的組合,很容易滿足.後來聽一些古典音樂,也一直升級,換機.後來我以聽音樂為主,收藏了千餘張CD,就不再以玩器材為手段.
 
舊 2014-05-18, 04:07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zohu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