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EAL
哈哈,吵起來了,其實各有各的見地,不能說誰錯,只是這兩種說法是對應兩種機器架構,立場不同。
推得好壞,不能只看功率,還要看阻抗,喇叭在高低頻變化下,阻抗變動很劇烈!
真空管機因為有輸出變壓器,其一次側的輸入阻抗本身就很大,喇叭效率差一點,也不難推,對於功率管來說,它所看到的永遠是阻抗大得嚇人的一次側;喇叭阻抗再怎麼急速變化,二次側就提供相應所需的電流給喇叭。
這樣就能解釋,為何功率更小的單端A類2A3管機,大概2.5W,就能將很多喇叭推得好。
也可以說,認為大磁鐵、大直徑低音喇叭無法被7.5W的管機推動,是太驟下結論了。
當然,如果今天討論的是晶體機,那麼1W的晶體機,是很不建議去推低效率的喇叭沒錯。
可以很大聲、會響沒錯,但如前述的阻抗匹配和電流問題,推得好不好聽就難說了。
至於有人質疑管機的低頻量感會比晶體機少,質感也可能較差,這並不是...
|
這邊順道請教一下NEAL兄
在不在乎電力消耗的前提下,是否大約有20~25W輸出以上的真空管擴大機就能帶動(甚至是要求高一點帶出出漂亮音色)大部分常見的中高效率喇叭?
家裡現在有兩部入門前級(U2s與DAC25A)
我在想是單純加組一台A類後級或是直接新購升級一套A類綜擴+被動式書架型喇叭(預算2~3萬)
入門或土炮的機種很多價格都不錯,老實講這價位還不會在意日後二手賣不賣得出去,就純粹是有限預算下想找看看有沒c/p值不錯的組合出來,但理不太出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