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piceAndWolf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17
引用:
作者BARON_12
從頭到尾我裝置量和發電量都是分開看的,你怎麼老是要混著說

你的"功率因素"計算上有一個和網頁資料裡台電計算風電容量因素表98年及99年一樣的錯誤,
這個錯誤也造成表中98和99兩年的風電容量因數和其它幾年有明顯落差,
造成計算錯誤的原因在於表內裝置容量是"年底"時的數字,而發電量則是全年加總,
若單純以此資料計算,在年度裝置量變化大時所造成的誤差尤其明顯。
(台電資料沒列出太陽能容量因素,因為各年間裝置量增加的變化很大)

假設去年底時有1kw裝置量的核電,而今年底核電裝置量為2kw,今年核電發電量1.2萬度,
在不知道今年新增裝置量是何時開如運作的條件下,算出的核電容量因素會正確嗎?

各類電廠在規劃建製時容量因素原本就會評估(把可能的故障與維護、調度時的昇降載、燃料成本、各再生成源運作特性等等),
再依各類電廠的預計年發電量與特性做整體考量,
...


狡辯
事實上 擬以去年度的裝置容量
除以今年一到三月這90天(31+31+28)
算出來 也是0.125

另外 他只有白天可發電
所以只能是為勉強可調節
所以叫準中載
另外 台電自己也說了
太陽光電計入「準中載電源」的發電容量為其裝置容量的20%
我的實際測算 很接近理想值了
另外台電自己就有實際輸出的報告了

如果像是夏天全天都熱 妳插電力還是無法負擔
太陽能 跟雲量 降雨 太陽角度 強度等 都有很大關係
所以可以看到反而秋冬天發電狀況不錯
另外台電的數據裡面
妳也可以看到
101年與102年的裝置容量
101年還比102年高一點點(100度)
所以我這樣估算 工率因素的帳面數字還比較好看
舊 2014-05-03, 10:51 PM #26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piceAndWolf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