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eminiz
邏輯不是這樣無限上綱
如有人批評車子不夠安全,底盤聲音過大
那是因為有另外一台選擇讓你比較過
某電影無聊
那是因為你可以選擇不要看或看另一部反核如果不提如何應付需求成長,費用,代替能源方案
就如某人說你工作事多錢少不如不做
那你問批評者你是要喝西北風嗎他卻又不答
|
其實都答過了,聽不見的就是聽不見。
就算他聽見了,看懂了,也是裝聾裝傻。這種狀況經常出現在反服貿的初期,政府官員跟名嘴們也經常提出問題來,要學生回答的。馬總統臉腫了,行政院長臉也腫了,邱毅一世英名也毀了,太陽餅也大賣了。都回答了,又怎麼樣呢?當著全國人民的面前,他就是不改。
先說別人答不出來,等別人答出來了,他又找新花樣去顧左右而言他了。咱們就別花時間在這些論壇上早已經反覆辯駁過數百次的口水了。
話說回來,今天你要引進一套特別危險的發電方式進來,應該是你要努力來說服我,你會如何安全的達到目的,同時將來會如何利用台灣現有的發電資源,研究創新。
怎麼會變成是這套發電方式不管如何我們都得接受,人民要說出其他的完整解決方案,你個大政府才可以確定不要用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