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LYFLY
我突然想到一個思考角度,會不會,這整個學運,就真的是一場鬧劇???
因為臺灣的未來發展,就真的有好幾種可能性(好幾種劇本)。
多年前投票給李慶安,之後發覺自己被騙了,這次學運事件,
在某些面向,可能自己又在被騙了一次。
如同之前網友所分析的,首先,馬英九過往因為職業學生這個身份的關係,
加上其大女兒是美國人(美國出生),他一家人都是有把柄在美國政府/CIA
手上的,所以馬英九邏輯上只會親美或怕美,沒道理親中(邏輯上,除非他真的吃錯藥)。
美國政府以商立國,只要兩岸持續分裂,美國就有機會繼續賺台灣的錢(軍購),
而且還刻意"沒有"給與該價格下應有的"全配"。
如果這次服貿過了,臺灣自然而然的被對岸給吃下來了,
那美國政府賺什麼?而且中國政府就可以突破島鏈望向太平洋了。
東西德合併,美國就少賺了很多,現在就剩下臺灣/中國、南/北韓,
臺灣真的好可憐,在夾縫中求生存,在國防上付了這麼多保護費給美國,
卻"沒有"得到等值的保護。(辛辛苦苦付了這麼多錢,卻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
然後民生經濟上又被對岸中國有一定程度的牽制。
老百姓自己因為社會文化以及執政者牛皮吹破的關係,向心力又不強。
真的要好好思考臺灣的下一步啊∼∼∼
來想像一下,如果爭議的兩岸服貿這版本通過了,
臺灣的下一步,美國政府/CIA會怎麼寫劇本?
開始培養什麼層級的反抗勢力呢?
臺灣的社會成本能夠承受烏克蘭那種層級的流血衝突嗎???
(這次的學運嚴格說來就是嘉年華活動(以歐洲人的角度來看的話)
所以臺灣的社會成本相對可以負荷)。
我的腦海中其實還有另一種思考,就是如果對岸中國能夠實際上做到某個交換條件,
我可以接受臺灣迴歸中國"臺灣"省,然而,就常理來說,五十年內的中國政府實質上
“做不到”(嘴砲講講不實際,香港就是範例)。
所以我還是“不考慮”迴歸中國"臺灣"省。
我的交換條件就是,中國政府"現在起""ㄧ年內",
把“全中國所有的”“官方規範中文漢字”,
"全部"改用中華民國臺灣教育部於2013年,
發行規範的教育部標準楷書、以及教育部標準宋體,這兩個正體中文字形檔案,
所有官方出版物的正體中文漢字的一筆一畫,全以這兩個2013年現有的字形檔當規範基礎,
而且50年內"不得修改",國家紀年預設採用中華民國 民國曆,國號改“中華民國”。
而除此之外,其它的,我覺得都好談。
另外有個疑問,這次的學運的服貿議題,只有針對"兩岸"服貿嗎?
有沒有同時包含對全世界的服貿,都一視同仁的看待?
如果“沒有”,那麼對於美國的服貿,會不會也是同樣的情況?
那會不會造成臺灣在骨子裡被更徹底的賣給美國而不自知???
如果被更徹底的賣給美國,美國理當付出同等值的“保護”,
顯然的,目前為止,看不出來美國有保護了臺灣什麼,
ISO 3166的規範中,臺灣仍就只是中國的一個省,
美國並沒有幫臺灣強力爭取啊?
|
我想你不是突然想到的
你十天前就po了這段
引用:
作者FLYFLY
我會認為寫劇本的是"美國CIA"。
提供幾個思考方向的點。
網路搜尋圖文照片,可以發現馬總統早年在美國留學,
實際上是國民黨所謂的"職業學生",
也就是馬總統一家人都會有"把柄"在"美國CIA"手上的,
理論上的馬總統應該要是"親美"或"怕美","沒道理"親共。
站在美國政府的立場,絕對不樂見中國大陸透過經濟或武力把台灣吃下來,
因為這樣美國的軍火商就沒有機會再賣武器給臺灣了,
戰略上,美國在東亞這一塊也會有個大洞了。美國是以商立國的。
想想早年東西德、現在的南北韓、還有中國大陸與臺灣,
美國政府就是希望世界其他國家攪分裂,
這樣他們的軍火商才有生意做。
東西德統一就讓美國有虧了,
而現在的美國還有在南韓及日本駐軍,
臺灣雖然沒有,但是也會以另一種形式存在。
至於馬總統為什麼沒有在服貿協議議題上直接上火線跟學生/民眾直接表態,
有沒有可能是"美國CIA"還沒有給明確指示?
以上是看了許多網路圖文資料和美國好萊塢電影之後,
所整理出來的其中一個思考方向,比較偏所謂的"陰模論",
美國挺流行"陰模論"這一個套路。
|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post1084634106
你提出的前提我無法認同耶
正體字?人家幾十億人口用得好好的,為什要改?有點一廂情願...
還有我不想要兩岸統一的原因,和對岸的國名是什麼,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主要原因是他們的獨裁政體
我想美國對我國的關係,不太能和中國對我國的關係混為一談
不知道你最後的"假設性"問題是基於你對學運的觀察?還是你原有的意識形態?
引用:
作者FLYFLY
繼續我個人的觀察與推理
(網路上看了好多資料之後,再加上“好萊塢諜報片”,真的聯想就越來越多了。)
如前文所提的,因為馬英九一家都有"把柄"在美國政府/CIA手上,
說不定就有一種可能,美國政府/CIA私下就是叫你馬英九扮黑臉要將服貿快速通關,
另外規劃一群人,扮白臉攪起學運,於是鬧劇就上演,
在上演的過程中,另一方面臺灣對美國的軍購案,也是就這樣過關了,
美國政府/軍火商 賺到一筆錢,在扣掉幕後規劃學運所花的成本,嗯∼划算。
在明的方面,我當然也不希望臺灣被中國吃掉(除非前文提的交換條件),
但是在暗的方面,臺灣其實也一直被美國吸血,
有哪一天血被吸光了,真的不知道∼臺灣∼唉∼∼∼
過往∼對於一些所謂的事件,我的觀點∼幾乎都是從一而終,
這次,從事件開始到事件進行中,我發現我自己的觀察,
思考面向/觀點會有些改變了。
|
基於前面的疑惑,我實在很難信服你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