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奇怪!!!!!以前台灣不靠大陸不是也賺錢..........
瀏覽單個文章
水藍色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您的住址: 無
文章: 6,501
引用:
作者
weirock
你賣的東西不是「精品」
所以人家看你的東西是看CP值
MIJ的東西也變少了~原因你可以看看他隔壁的韓國
德國之所以在2008年後影響力更加強大~因為人家做的東西的可替代性低
但這也是因為人家的技職教育成功~反過來看看台灣過去十幾年是怎麼搞教育的
台灣前幾年也有想學德國搞精密機械~因為去吃那塊餅的還不多~但國內的環團到處如影隨行的抗議
談判內容是對是錯~似乎很有趣
來看下彭總裁&央行的看法
彭淮南版「兩岸服貿協議」懶人包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0140328/368518/
)
然後再看看美方學者的看法
美學者:TPP與服貿有先後關連 (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4070516-1.aspx
)
我想不可否認的是:
提升產品的品質(包含良率)算是提升競爭力的一種吧?
我丟彭明輝教授那篇是要說:
關稅降再低,產品(或服務)沒有提升價值,最終不還是削價競爭,削價競爭比得過大陸嗎?
本質上還是在於本身產業的競爭力
至於MIJ變少了是因為品質不如以往? 還是韓國 台灣 甚至 大陸都一起來競爭而導致
我想都有部分關係吧。
話又說回來
關於貿易談判的爭議,答案不是只有"完全對"或"完全不對"
很多人思考只有非黑即白,我是覺得還蠻奇怪的...
人生又不是只有O或X
2014-04-08, 04:36 PM #
105
水藍色
瀏覽公開訊息
傳送私人訊息給水藍色
查詢水藍色發表的更多文章
增加 水藍色 到好友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