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水藍色
隨便舉個例子:
我們台灣賣的產品有像以前的MIJ 一樣高品質嗎?
沒有的話,提升目前產品的品質不算提高競爭力的一種嗎?
|
這個就是最困難的問題
提升品質很簡單嗎?引進6標準差生產很便宜嗎?提升品牌形象很容易嗎?
答案是都很困難 都很花錢
鬼島人雖然受日本影響甚深 但是從來就沒學到日本人的匠師精神
在鬼島人眼裡 匠永遠是匠 還是受傳統華人的思想影響很深遠
從來沒有學起來日本人那套把一件事做到極致而不留餘地的精神
當然也學不起來日本人那套尊重專業的風格
但是韓國人在學日本這點上學的倒是很到位 更重要的是他們願意砸錢 也願意等結果出來
這點鬼島人真的從來就沒學起來過
引用:
|
作者envision88
我想
你也不反對有監督條例吧
|
我直接講 我反對去通過一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東西
台灣現在的現實就是"東方的烏克蘭" 是老共跟老美的博弈場
決定台灣未來的人不可能在台灣生活 而是在白宮跟中南海生活
我們有能力監督老共跟老美談了什麼嗎? 不可能
馬爺談服貿之前 老美會不知道我們跟老共談了什麼東西出來嗎? 不可能
監督條例只是又一塊"國防布" 任務只是將老共跟老美都認可或是都想要的東西包裝起來而已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
台灣的當務之急是思考自由貿易說穿了都是經濟侵略 那我們要接受到什麼地步?
台灣現在最大的優勢在於我們不那麼偏老共也不那麼偏老美的微妙平衡
那我們要如何去維持這麼優勢 促使兩邊都還會想拿胡蘿蔔來攏絡我們?
如果這個優勢是沒辦法維持的 那怎麼樣把台灣賣一個好價錢出去
是當老美的一州 老共的一省 日本的一縣 還是轟轟的一個行政區?
話很難聽 但是這就是作為博弈主場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