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作者yangz
看了一下…
討論變成儒家不儒家了…
其實…我的感覺真的就像前面幾樓上說的…
我們明明就不是儒家…
我們的文化大都嘴上說說…根本連毛皮也談不上
日(韓)才有那種深到骨子裡的儒家文化
我們千年傳下的是…
法家儒術的一脈愚民下來的思想才對吧?
幾乎是尚術而已,連崇法的那派都談不上(如果能,完全崇法還好一些)
所以…真正的儒家經典(論語中的子曰)
真的用心去想想…並沒有那麼不堪…
反而很多到今日都還適用呢∼
|
就一些待人接物的道理
拿到基督教國家去照樣能用
儒家不是宗教
也不會有什麼衝突
中國人古代就是拿儒家來包裹法家
從來也沒什麼人照儒家規範來做
帝王要真照奉行儒家學說
也不會產生什麼荒***無道的帝王
或是貪污到富可敵國的奸臣
但儒家是皮毛、是外殼
大家都是外貌協會
看到不喜歡就開始批評外貌
批儒批孔
引用:
作者681007
以農立國,不鼓勵創新
照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的作者的說法,既得利益者都害怕創新,創新會帶來創造性破壞(還是破壞性創造),一切因循舊章對既得利益者最好
|
我不認為是什麼鼓不鼓勵創新的問題
中國到18世紀前的科技都是領先中亞、歐洲的
即使在一些古代農業器具上
也能看到科技發展進程
中國重農抑商是為了方便統治
土地帶不走
要將人綁在土地上
這樣才收的到稅
有稅有錢才能維持國家
商人到各地都能做生意
人口的遷移
當政府無法管控時
意味著財源減少
財源若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
帝國將無法維持
這一部分也是因為科技能力不足以掌握人口流動
所以要把人
也就是錢財的來源綁在無法移動土地上
重農抑商是是為了方便統治
獨尊解讀有利於帝王統治的儒家學說也是一樣
為了帝王方便統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