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不要問
那好吧!一個一個跟你解釋
醫療品質的問題
1.對岸用高薪挖角,同樣200萬人家是人民幣,你是醫生你選那個
2.對岸入股台灣醫療單位,但沒辦法聘用對岸的醫生/護士甚至連護佐還有器材操作人員都不能
3.弱勢就醫是否得到保障,醫療人球見過吧,依現在的狀況都是推給某宗教團體醫院
跟醫院有關的開放項目有清潔外包還有醫療設備租用,如果你對醫院尤其私人醫院有一定認知
那幾個都是某些人的禁臠,人家嘴上肉連你有錢也搶不到,中資當個股東就想撈
他們有種獨資你不上門會死嗎?就算獨資不也是照健保給付規定
餐飲是否可靠,還是一樣不上門會死,就算愛上門算你衰壞肚子還不是照台灣的規矩走
在台灣開餐廳是能用多少對岸的食材,台灣批准能進口的就那些,絕大多數生鮮食材都是台灣的
言論自由/個人隱私的部份
在台灣只要你講的是真憑實據誰封的了你的言論,你們不也是東拉西扯連骨灰壇都愛拿出來玩,誰...
|
醫療品質的問題
自己去看看公聽會影片,柯醫生講得比你切合實際的多.
醫院的股東能做的事比你想的多很多,更不要提醫院人力不是只有具有醫事執照部分才叫人力(而執照也不代表實際人力),最後是醫院是有地域性會互相影響的,不是說你現在不上門就不受影響.
餐飲
"台灣批准能進口的就那些",已經幾樣你要不要去查查

,更不要說還有專案可以進口,這些都會隨著資方而隨之變動的
言論自由/個人隱私的部份
可見你根本就視而不見,軟體業早就發生過的案例,現在不過擴大到電信業的可能,而且手段更直接成本更低
生活充斥中國商品.....衝擊薪資所得
跨境服務的部分固然不可能取代直接服務,但是可以壓低直接服務的生存空間跟所得
營造業跟醫療是少數幾樣服貿協議中有設下白紙黑字底線的
另外那些你所謂的限制不存在服貿協議中,而絕大多數都是行政命令,更不要提那些行政命令已經有放寬的方案在等著服貿協定了
很多惡化就業環境的原因不是因為服貿才有的,不過服貿會打開一扇無法由我國單方面關上的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