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trong
我在說整個ECFA和FTA框架,
別刻意扯遠了 ... 
|
您別多費心了...這邊的人不說自己的顏色(或說自己沒有顏色), 其實立場是甚為分明.
正向看法: 開放 = 市場 = 用自己佔優勢的服務能力提前去搶對岸(比他國更早且鄉親土親)的大餅, 看看多少台商已經進駐(含不同色彩政黨都已經極力經營).
反向看法: 開放 = 冒險 = 自己處於劣勢且沒有保護方案, 沒準備好就等著被併吞, 尤其是對岸的統戰能力一流, 自己的政府迂腐不可能擋得住.
誰有把握講正向一定對? 反向一定會成立? 有的話可以前去當國策顧問, 經濟部長兼總統了 (或許就天橋底下說書的那位講得對也說不定 - 按照鄉民們的定義).
只是, 說要監督要靠兩岸監督條例, 回過頭來走的還是代議政治, 一切還是要由立法院表決行政院執行, 和現在的行政立法架構沒什麼, 所以最後就會發現這等於是一場空轉而已. 前幾天就講了, 代議制度的崩壞就是國家競爭力的下降, 民主最大的問題就是混亂, 現在混亂正是好時機 - 他國(含大陸)的好時機, 管台灣過不過服貿, 我就談到我要的就好, 台灣失去競爭力的話更容易凸顯強國政經的優勢, 自行封閉起來 (含""
再次""費日曠時的重審), 大陸就更有理由全面反對台灣加入其他經濟體 (台新台紐所開放的項目和數量遠遠不及可以透過其他FTA開放到其他國家的項目和數量), 光看這次的學運就可以讓世界各國知道, 台灣的官員去談協議是可以被民眾退回的, 所以往後要跟台灣談, 還需要等其他國民都同意才有辦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