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trong
政府掌管經貿事務單位比大家更急 ....
南韓和大陸、日本三方FTA,可說是其全球經貿戰略的最後一塊拼圖,
一旦談成,南韓外銷超過90%以上免關稅,
咱們在島內自家生產的產品,無論多麼 Cost Down,還是無法競爭;
外貿將會全面潰敗 ...
所以,與對岸簽署ECFA只是一個起點,未來還要面臨老美、歐盟FTA會談的大軍壓境,
面對沒有讓利的FTA,國內弱勢團體反彈壓力肯定會比當前高好幾倍。
無論誰當家,未來政府都要好好面對越來越「時不我予」的局勢。
|
這是貨貿吧?! 而不是服貿的範疇
此外,島內自家生產的產品,無論多cost down都無法競爭
不就是台灣想走的產業轉型嗎????
到了今天,還是談costdown 怎會不「時不我予」的局勢
此外,韓國的人工不是比台灣貴,日本人工比台灣便宜嗎?!!!
最後,台灣不是早有一海票的三方交易,從中國製造生產的台商被排除F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