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Member
|
首先,我必須要承認,這次的服貿爭議我選擇站在與大多數人不同的一邊,如果有人要立刻加我黑名單也無所謂。
不過民主是互相尊重與理解,因此我還是希望你不要徹底拒絕。
我無法贊成學生們佔領立法院。表達意見有很多種方式,例如今天的活動。如果一開始就號召有志一同的人們走上街頭,相信如今的爭議就會少很多。
我也不同意國民黨立委用那種方式,將一個對許多人來說如此重大的法案送立法院存查。那是一種粗魯怠慢。
然而同時,我也相信,這次的服務貿易協議會替台灣之後與各國的個種FTA洽簽鋪上一條更平坦的路,也為我們日漸失去競爭力的企業注入一股心的活力。
不過今天,我看到這麼多人走上街頭,我也不禁回想並自省,我所相信的,是否就是真的事實?
任何一個協議,都是專業且複雜的事項,難以用三言兩語解釋清楚,政府有義務在事前說民目標,在事後說民成果,這點我們的國家行政團隊的確有所疏失,應該用更努力、更積極的態度面對人民。
不過之前,有些不了解什麼是談判的團體指說國家談判過程不透明不工開,這就是黑箱。我實在不了解,一個國與國之間的談判過程要怎麼工開,這樣你手中將不會有任何籌碼談判。就算是A公司與B公司洽談物品進貨成本,相信你也不會想讓對手知道你的底牌。
依國際慣例,簽約前,無法公佈條文與談判底線。全世界都這樣,我們跟紐西蘭、新加坡也是這樣簽。大陸也是一個國家,即使在不喜歡,我們還是必須給予平等的尊重,否則雙方是無法坐上談判桌的。
剛才說過,協議的條文是專業且複雜的事項,民眾要透過那短短的幾十頁文字了解協議全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許透過一個簡單易懂的懶人包是個廣為傳之的好辦法,但當懶人包之中也傳遞著不正確的資訊時,那就無助於人民了解真相。
為什麼我這次會站在與大多數人不同的一邊,原因除了同學們用不正當的方法佔領立法院之外,更大的原因就在於網路上流傳的服貿懶人包有著許多的誤謬,而這些誤謬可能還被許多人當作恐怖的事實。
舉一個例子,懶人包之中說到我國對自然人規定過於寬松會導致類似投資移民的情況發生云云,實際上不管是投資移民或技術移民我們都沒開放,且對一家企業開放有所門檻。
,投資金額最低下限600萬台幣可來兩人(負責人與管里人)每年營業額機本要有1000萬否則就回其國家,再每增加1000萬再加一人,每家最高上限七人。
即使你不相信國家對大陸人員的學經歷審查,你也該相信這樣的金額、人員限制不可能把台灣淹沒。所以不可能會有一決醒來身旁都是大陸人的情況發生,也不會有你家旁邊的麵館老闆變成大陸人,然後帶著妻子與兒子來台開店的蠢事,付出1600萬來台開小麵店?別傻了。
來台灣的大陸人,全都市"出差",就跟我們到上海、廣東當台幹一樣,且根據數據每一個大陸來台人士可創造台灣36.5人就業,這是一個很大的倍數。
簡單算一下,即使大陸來台企業高達一萬家,那最高不過是有7萬人的路幹來台出差,且他們需投資台灣金額是5600萬x10000,雇用人員可能達到36.5x70000。事實上自民進黨政府開放陸資來台投資以來,目前僅共有四百九十五件投資案。
大家工作都是為了混口飯吃,即使大陸企業再大來台發展也要人力,人力來自於哪裡?就是台灣。
也許你還有疑慮,那就是當台灣的所有開放企業都被打倒怎麼辦?
老實說,我不相信台灣的服務業會比大陸差,俏江南來台這幾年你應該不曾聽過他的生意很好。他們不懂我們的口味,不了解我們的需求,是要怎麼在台灣經營下去。他們會進步,我們就不會嗎?
台灣的服務業優勢領先大陸應該是明顯的,看看我們的85度c在國外攻城略地就可之一二。企業必須走到更大的市場開發新的客戶,一昧害怕企業出走是不行的,何況這並沒有發生。美國麥當勞要是沒有走出美國一樣可以活得很好,但沒有走出美國,他也不會有今天獨霸世界速食業的局面。
服務,就是一項有人上門才有得賺的行業,如果我們本身做得夠好,消費者自然會選擇本土企業消費。
一碗10元但難吃且服務態度不好的麵店,跟一家一碗15元但口味合你胃口服務又彬彬有禮的麵館,你會選哪家?
我的話大概到這裡說完,發完之後也不會再對這件事有回應,只是我相信台灣的品質一定超越大陸,且大多數的消費者會選擇15元的那家麵館,但如今事情走到這一步,我也只能說"let it be"
希望學運能平安落幕,整件事有好的結果,且事過境遷之後人民不要再分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