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OLDHAN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324
整體利益與未來發展來看,若只為過度保護弱勢產業而持續鎖國的結果

樂觀的話,哪天弱勢產業可能就此起來了,但起來了出得去嗎?

悲觀的話,就本弱勢的沒起來,強勢的又沉淪

我是比較抱持中性看法,雖然賭爛黑箱行為,但以目前的政治環境來看,堅持到一定要到退回服貿,通過兩岸監督條例,重啟談判 地步,能達成共識當然是好的, 我是認為這訴求若太過堅持,可能導致社會過於對立

以實質要求目的來看,主要目的是 避免弱勢產業受到過大衝擊、影響目前人民權利

目前主要訴求都著重於 監督條例
但我認為還有一點是更重要的,那就是對於開放產業的因應政策
兩國的協議,再怎樣監督再怎樣談 也不可能做到一方全贏一方全輸
對於弱勢產業部分,應該要要求政府一個產業 邀集公會、業者、學者、工會來談
找出因應策略,將競爭化為進步
這方面的座談要實際化一點避免過於形式化,要求條件嚴格一點
避免政府又開了一些業界沒什麼人知道的公聽會來充場數說嘴。

目前學生的訴求,在我看來過於對立化與理想化
監督條例是一定要做的,但目前訴求是把希望全部都交給未來的監督條例
以目前的政治環境來看,藉由國會參與談判過程來予以監督,首先國會的素質我就不放心了
再來等條例通過後、搞不好大眾熱度也降了,難保又是黑箱作業

倒不如走向實質審核部分,將目前協議開放內容逐一要求政府說明可能衝擊
並重新開上述所說的座談、公聽會找出因應方式,會議在達到一定目標後才能繼續進行
學生可以對此要求目標的標準,來避免流於形式
例如 某某產業公會 的衝擊說明因應會議 至少要 開幾場、會員參與比率要達到多少、及政府、學者、業者要找出多少比例的因應策略與協助升級

說白點,現在社會關注下 學生最大
只要提出來的訴求能實質化不要過於對立,都能得到效果與回應
訴求如果太過理想化,要小心最後又被抹黑塑造成政治對立活動了造成社會對立

到此突然覺得我太過認真了,當作嘴砲好了....
因為想想對於車輪黨,實在也很難放心,就像黑箱偷跑一千公尺被抓包後
死不認錯,還義正嚴詞的說自己自願退後個50公尺
舊 2014-03-28, 09:47 A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LDHA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