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096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27
服貿當然該簽, 問題是台灣這種"只管簽, 不管後果"的混派玩法..
恐怕是全世界都找不到的..
台灣政府倒底有什麼目的? 我不想想得很邪惡, 但不這樣想根本無法解釋..
要知道台灣過去參加WTO, 努力了整整超過十年, 跟相關產業之間討論不計其數..
為何實際影響面更大的服貿協定, 可以隨隨便便說簽就簽?

政府說自己開了公聽會, 所以大家都知道?

拜託, 公聽會是"簽訂之前"辦的, 不是你都簽完, 準備包裹過關時,
才開公聽會"宣導"一下... 這種作用只有告訴你: 陸資要來了, 台資要出走了..
準備受死吧? 我政府愛莫能助???

這也是為什麼南韓簽FTA, 會面對國內眾多產業強力抗爭..
因為是公開的, 且在"談判期間"就公布, 所以民眾及產業自然會針為自身不利的條款
部分, 進行抗爭, 想設法改變正在談判的內容,...
台灣呢? 政府一路"秘密簽約", 簽完才公布, 才送審, 怎跟南韓相比?

台灣現在能彌補政府爛簽怠職的辦法, 就是退回委員會逐條審查...
對相關的附件及影響產業, 重新召開公聽會檢討, 不改條文, 那增設但書總可以吧?
中國對台灣的開放, 哪一條不加自身內定的但書? 人家也不笨, 會把主控權抓在手裡.
懂得要台灣"依XXXX法"規定開放某些產業... 這法律主導權當然在中國官方手中...
台灣卻相對只會不痛不癢加些幾趴
陸資怎樣怎樣... 政府就得意洋洋說這樣陸資就沒多大影響力...

笑話! 每種開放的產業, 政府都要有實際條文有效規定去限制對手競爭...
不然以兩岸經濟規模差異... 人家的"幾趴"就可以吃掉或主導台灣整個企業了...
台灣辜家控制主導中信金, 只需要3.7%的股權就夠了, 中華民國政府大剌剌地
給中資10%空間運作... 老共什麼沒有, 錢最多, 這個限制跟沒設限有何差異?
當然我們也不能盡怪談判官員, 因為, 沒有足夠的時間跟資訊, 加上"上級"非過不可
的態度, 這種結果一點也不意外... 看看老美/中國跟南韓談FTA, 是幾年/第幾回合
在談, 台灣政府怎好厚著臉皮說自己怎樣去保護國內產業?

皮之不存, 毛之焉覆? 國內產業被吸光光, 打得奄奄一息....
就算全世界對台灣通通零關稅, 我們又剩什麼可以拿出有競爭性產品輸出?
台灣這種作法就是"為開放而開放", 純粹為資金大放血, 純粹允許陸資來溢注影
響台灣... 哪個國家是這樣跟人家簽貿易協定?
政府跟一些服貿既得利益產業告訴大家, 不簽會死, 以後TPP等等沒台灣的份....
問題是, 簽了後台灣本地產業盡垮或盡為中資所控, 這樣的結果跟香港一般百姓
的下場相差很大嗎? 只為了時效搞出來的"黑箱服貿", 當然連最起碼的保護
也辦不到...
 
舊 2014-03-27, 09:54 A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0960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