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trong
食品產業到還好,
咱們汽車產業保護過度,
比南韓早10年發展,
卻白白錯失最好的時機,
如今卻只能淪為代工業苟延殘喘 ....
上個世紀1990s年代是國內產業最好的轉骨升級時機,
可惜意識形態凌駕產業發展,
至今仍在償付餘毒和內耗。
|
沒壓力自然企業不會想改善競爭力
汽車發展的部分在學時有做點功課(剛好教書的是產業內的中高階主管可以討教)
2000年初景氣不錯時各車廠都有設立研發中心的計畫,但後來車市一轉壞,就幾乎都沒有後續消息了,如今就算有比較規模的開發中心也是對岸才有設立
裕隆也是因為在日產消極捅刀但又沒一刀斃命的狀況下才有些危機意識正視問題的,雖然目前來看還是有很多不足,但倒也已經儲備出一些基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