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以前的兵制回顧 (參照孫金銘:《中國兵制史》)
《周官•大司馬》:「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
晉
:秦晉韓原之戰(僖公15年,前645年)後,以五黨為州,州二千五百家,一家起五人,合萬二千五百人𤔡一軍。
:僖公27年(公元前633年),作三軍(中軍、上軍、下軍),分將、佐。
:城濮之戰(公元前632年),晉車700乘(杜注:52,500人)
楚
:宣公12年(前597年),三軍為正軍(中軍、左軍、右軍)、二廣為親軍(左廣15乘,右廣15乘),游闕以為游兵。
秦
:穆公作三軍,遂霸西戎。殽之役(僖公23年,前627),三帥而車三百乘。
:「三軍,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壯男之軍,使盛食勵兵,陣而待敵。壯女之軍,使盛食負壘而待令,客至作土以為險阻及耕格阱發梁撤屋。給從從之,不給而熯之,使客無得以助攻備。老弱之軍,使牧牛馬羊彘,草木之可食者收而食之,以獲其壯男女之食。」《商君書》,兵守第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