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niacwoo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Kaoshiung
文章: 7
而馬鹿茸所作的一切,全部是以財團的獲利為唯一考慮標準,面對衝擊無力抵抗的基層民眾對他而言,
根本是不需考慮的存在。
他的思維比小學生還簡單:財團有錢了,台灣工作機會就多了,大家的收入就上去了。
可這個白癡就沒想過,財團有錢了,對台投入政府有沒有相對的鼓勵吸引資金回籠?進而創造就業機會?
又,即便就業機會增加了,人民所得是否也能有所增加?如果人人有工作,但人人22K,作死又餓死,
一點生存的希望也沒有,你能怪一堆人乾脆放棄工作的意願?
^^^^^^^^^^^^^^^^^^^^^^^^^^^^^^^^^^^^^^^^^^^

剛剛花了些時間看了服貿的條文, 我不是法律人, 只能就我在商業上的認知看這件事.
1. 商業上的事, 很多都是適者生存. 例如美日等國家也沒限制台灣影片的進口. 但, 台灣影片就是賣不進去. 換在台, 中之間也一樣.

2. 對於服務業, 很多人都說台灣把大陸丟的遠遠的, 那我很好奇, 為甚麼會怕競爭?

3. 台灣就這麼點大, 服務業的產值也就那麼多, 雖然不斷有新項目被開發出來, 但台灣的服務業基本上就是處於已開發階段, 新的競爭者進來只會促進進步. 不管對人才或消費者來說都一樣. 如果對岸提供的服務不優, 大家會去買單嗎? 難道對岸公司會進口那邊的人來台灣做低薪的工作? 那也得那邊的人願意啊.

4. 這件事我考慮的重點有兩個,
4.1. 如何避免不對稱的競爭, 這個不對稱的競爭, 指的是, 對岸挾資金/人口/生產力上的優勢, 來台灣競爭.
4.2 對岸利用此機會進行統戰(想不出更好的詞, 只好用這個), 有計畫性的誘導/影響台灣的商業環境.

至於啥競爭不競爭的, 台灣人上淘寶買東西的還少了? 雖然我沒買過, 但也看了不少網友對台灣的網購環境的不滿(對比於淘寶). 以前大家罵裕隆利用國家的保護卻做不出個屁來, 在我來看, 發出抗議的台灣服務業也不過是另一個裕隆而已.

那些抗議服貿的人, 我真覺得要好好思考一下, 困在台灣本地的服務業, 為甚麼走不出去?
金錢豹的餐廳都開到對岸去了, 啥時有像樣的大陸餐廳真正的在台灣落腳成功的?
這就是競爭力的差別.

說出上面那段話(就^^^前那段)的網兄: 雖然這段話跟服貿一點屁關係都沒有, 但我認同你這段話, 政府應該更為勞工階級考慮, 應該多利用政策誘導財團善待員工.
其他的, 就交給市場決定吧!!

另外, 畢竟是敵對國家, 既然無法違反潮流, 但最低限的自我保護總是要做的. 如何避免上面第四條所說的情形, 才是抗議服貿黑箱作業的真正要思考的. 啥逐條討論的都是個屁!
舊 2014-03-19, 02:27 PM #1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niacwoo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