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icall.lee
我個人覺得隱私這東西每個人的標準不同,本來就很難說怎麼樣的東西需要私密起來,或許美國那一套不盡然適用在台灣
但我還是要說老外比較理解隱私權是甚麼玩意,那個不是很嚴格的說甚麼是私密資訊,不是嚴格的限定:性別、在學成績等等個人資訊,哪些是私密資訊、哪些不是?而是尊重你認知的哪些個人資訊是隱私的,不輕易的用所謂社會公認或者約定俗成等理由,叫你甚麼個人資訊都要拿出來檢視
台灣對於隱私的概念非常死,國外當然不可能沒有關於隱私權的爭論,但至少是有認真討論的空間,不會輕易的認定說你甚麼資訊公開又不會少一塊肉
總之隱私權這東西在台灣還有很多路要走,你光看這一串討論就知道連討論空間都很小,少淌這渾水是真的
|
講真的
台灣人真的自己太不把隱私當一回事, 只有自己的權益(利益)受損的時候才會跳出來拿侵犯人權的大旗揮舞一下
等到權益(利益)回收的時候, 就把原本那面揮舞的大旗放到一旁收集灰塵
每次填履歷的時候都會覺得, 我爸媽還在不在是關你們屌事??
我爸媽念到甚麼學位你們會因為這樣加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