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據德國媒體報道,中國要求在習近平訪問德國行程中包括訪問大屠殺紀念碑被德國拒絕。習近平將在本月底對歐洲進行國事訪問。
周二德國《明鏡》雜誌引用政府消息人士的話說,默克爾政府不希望在中日就東亞戰爭歷史發生爭執的時候參與「東亞的宣傳戰」。
北京計劃把訪問大屠殺紀念碑當作習近平訪問的一個主要內容,試圖以德國對戰爭罪行的懺悔同日本對戰爭歷史模棱兩可的態度作比較。
但是默克爾政府拒絕把歐洲猶太人紀念碑列入習近平的訪問行程。該紀念碑是歐洲最大的大屠殺紀念碑。
《明鏡》雜誌報道說,默克爾還拒絕了中國要求默克爾同習近平一起去柏林的另外一個名為「新崗哨」(Neue Wache)的戰爭紀念地。不過德國歡迎習近平自己前去該戰爭紀念地。
香港中文大學的日本研究系的學者史蒂芬·納吉博士說,如果德國同意習近平的要求就可能會令日本不快。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保持微妙平衡。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y_itinery.shtml
|
看看2012年中國總理如何以二戰戰勝國之姿參訪德國集中營
並強調 不懂得歷史就沒有美好的未來
引用:
中新社奧斯維辛4月27日電(記者張朔)中國總理溫家寶27日專程前往波蘭奧斯維辛市,參觀“奧斯維辛—比克瑙德國納粹集中和滅絕營紀念館”,悼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那裡的死難者,並敬獻了花圈。
溫家寶在現場對記者發表講話。他說,我專程到奧斯維辛來悼念在這裡死難的人們。這是人類歷史刻骨銘心的一頁,它是沉重的,也是不能忘卻的。奧斯維辛的不幸是全人類的不幸。它告誡人們,不能忘記歷史,要銘記歷史,只有記住歷史,才能建設美好的未來;它告誡人們,要反對戰爭、恐怖、種族滅絕和一切罪惡,維護人的自由、尊嚴、安全和幸福;它告誡人們,那些曾經發動過戰爭,對別國和人類造成災難的國家必須正視歷史,以史為鑑,只有自我反省才能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災難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它的警示將永遠留給人類!
溫家寶在紀念館留言簿上寫道:“不懂得歷史就沒有美好的未來。”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4-28/3854562.shtml
|
引用:
德國人的反省
習近平將於3月底訪問柏林,原本計劃參觀大屠殺紀念館,藉此批評日本的歷史問題,但德國早已得到教訓,這次碰到軟釘子,德國媒體披露內幕,使中國外交部處境尷尬。
數度捲入中日衝突
去年,李克強訪問波茨坦時,突然藉機向日本開砲,說中國也是二戰戰勝國之一,並重申對釣魚台的主權,德國外交官措手不及,他們無端被捲入中日衝突中,感到被中方利用,這次不想�**陔陔寣A對習近平的行程安排特別謹慎。
布蘭德總理在紀念碑前下跪,安倍首相卻祭拜靖國神社,日本不知反省,德國徹底反省,中國一直對納粹的反省,想得太美好,喜歡拿德國敲打日本,德國人對此內心頗為糾結。
事實上,戰後初期德國民眾迴避納粹歷史,反對盟國實施的非納粹化,一般人認為紐倫堡大審是勝利者的審判,和日本對東京審判的態度差不多。
大批納粹官員先後復職,尤其在艾德諾時代,他的祕書長就是當年迫害猶太人法律的起草者,除了主要戰犯之外,重用納粹文武官員的情形很普遍,東德因此攻擊納粹在西德復辟了。
戰後德國已成廢墟,人民流離失所,無暇反省。事實上,大部分人民都曾是納粹的同謀或同情者,希特勒帶領德國走出經濟蕭條和民族屈辱,在戰爭期間,德國生活水準高於其他歐洲人,他們對歷史的反省是複雜的過程。
六零年代後期的學生運動席捲歐洲,文化歷史的反省風起雲湧。1968年一名女記者在大庭廣眾之下,給德國總理一記耳光,因為這名總理曾任納粹高級文官,後來才有布蘭德的驚天一跪,那一跪當時引起德國輿論很大批評。
猶太紀念碑觀光用
德國人不想回顧納粹,猶太受難紀念碑專給外國人看,紐倫堡大審的法庭保留原狀,作教學之用,除了觀光客,很少人造訪。
德國人對納粹當然有反省,但絕不像北京所期待的那樣。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94%B7%EF%BC%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