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outube.com/watch?v=X1n24rGbzJw
囚徒困境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個人最佳選擇並非團體最佳選擇。雖然困境本身只屬模型性質,但現實中的價格競爭、環境保護等方面,也會頻繁出現類似情況。
(單次發生的囚徒困境,和多次重複的囚徒困境結果不會一樣。)
在重複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覆"地進行。因而每個參與者都有機會去「懲罰」另一個參與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為。這時,合作可能會作為均衡的結果出現。欺騙的動機這時可能被受到懲罰的威脅所克服,從而可能導向一個較好的、合作的結果。作為反覆接近無限的數量,納什均衡趨向於帕累托最優。
用簡單的比喻 一群合作的人 只要一方反悔 那大家都損失慘重
要破除掉這種困境最好的方法 就是只要合作的一方毀約 就給予對方處罰
多次以後 就能達到平衡 脫離囚徒困境
很顯然的 資本主義的貧富差距問題就是囚徒困境的問題
----------------------------------
難喔 台灣人只擔心自己爽不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