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煉心
所以我才很好奇,
現在都是高學歷人材充斥的時代,
任何工作不管專不專業,
來應徵的人學歷都很高,
那很多工作的薪水當然無法如大家所願吧 
|
很多人誤以為 可以用本身擁有的條件來換取高薪, 卻沒體認到 貢獻出的 才是高薪的關鍵.
這可說是科舉時代的遺毒, 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 一個文狀元衣錦還鄉就能
當父母官, 享用俸祿, 而不管他能不能有當官的作為與表現. 民智未開的時代, 讀過聖賢書
或許還可以期待一下他能力與視野上會比較好, 所以 資格制 勉強可行.
然而時代改變很快, 以前能受教育就是人才, 現在受教育是基本, 考不上大學比考上還難,
上研究所自然也不能帶來甚麼競爭優勢. 更不用說很大比例的學生只是怕面對社會競爭而
繼續蹲在學校, 學了多少功夫出來 ? 天曉得! 如果逃避越久, 領得越多, 那才是更病態.
如果認為自己是千里馬, 想找到伯樂, 那也是正確的, 用心找到好工作, 也是一種態度.
不過真正薪資好的, 都不是因為你的起薪或學歷, 都是後面加出來的. 如果你自認為很有
貢獻, 卻沒獲得滿意薪資, 那我可以說八成的原因是 待錯環境 或 無差異化.
改變這兩個因素的關鍵都在自己身上, 要不製造出與同僚間 夠大 的領先差異, 要不就靠
本事, 離開這裡 換個環境. 我底下一個去年從別公司挖角過來的今年加底薪近10%,
學歷跟公司都不是限制, 當人人都稱讚他的表現, 他自然就替自己開拓出一條路, 原環境
給不了他, 也能找到其他地方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