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ousearcher
王志鵬 備役海軍上校
自從近期台灣海軍提出「重建兩艘艦齡七十年的茄比級潛艦性能」的規劃,
台灣海軍的潛艦部隊可能會有苦難言,深感「冏」爆了,
而中國解放軍的潛艦部隊則可能會為此「笑」倒了!
仔細觀察分析過去解放軍潛艦部隊發展歷程,就柴電潛艦部份,
在前蘇聯斷絕任何技術支援之下,開始自行仿製「羅密歐」(R級)潛艦,
之後引進西方若干片段的潛艦技術,如法國的聲納、德國的引擎、以色列的電戰能力、
義大利的魚雷技術等等,吸收這些技術以拼裝改良方式建造後續的「明級」和
「明改級」潛艦,在熟悉之後融入自己的思維,首步建立國造「宋級」潛艦雛型,
經由驗證和缺改並進一步發展「宋級」第二代,隨後引進俄羅斯「基洛級」(Kilo)
877型和更先進636型潛艦,在經由仿造融入自己的思維,
產生國產更新型具備「絕氣推進系統」(AIP)的「元級」潛艦,
如今持續發展四艘並進入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