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WD這產品就像早期SSHD一樣, 試水溫..
看市場反應, 實驗性質產品罷了..
但問題是入門門檻也太高了點...
不錯, 筆電是很適合切入的市場, 問題是..
一台入門至中階筆電三萬不到.. 甚至一兩萬也有..
你要User買顆120G八九千台票的SSD? 這太強人所難了...
若非有錢,或生財吃飯的工具才有實際意義及價值..
可是這兩個族群, 有這本錢何不加到兩萬買顆真正近1TB的SSD?
效能跟爽度豈能相比? 有錢玩家看得上這種半調子貨色?
靠大容量SSD吃飯的人120G夠用? 況且效能還是普普而已...
絕大部份窮苦的玩家或學生, 那就更不可能接受了..
同樣選擇, 何不花錢買顆效能較高的純SSD跟CP值很高的外接1TB硬碟?
這產品不是不好, 也不是沒創意沒新意, 但很遺憾就是技術不到家...
成本壓不下來, 等著最後降價跳水看有沒人願承接庫存而已..
如果沒在技術上有所突破, 讓CP值跑出來, 大概就這麼一代產品吧?
PS: 剛才查了一下, 不打折的M500 480G 不到7.6K, 960G 16.5K...
我們的Black2 一顆還要8900...(網路價至少也要近8.5K)..
這玩意是打算賣誰呢? 哪個傻瓜要出頭幫WD墊些研發經費? 也許下一代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