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ousearcher
New Member
 
mousearch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4
海軍撥款4.5億 執行海獅潛艦性能重建

海軍預定從民國104年至105年,從年度「維修預算」中,撥款約4.5億,
執行「海獅級潛艦性能重建」。國民黨立委林郁方上午在立法院質詢表示,
外界有不少人對這個案子有不少的誤解。
首先,此案絕對不是要以「海獅級」作為未來國造潛艦的藍圖;
而是配合「海獅級」潛艦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進行的例行性大修,
對「海獅級」潛艦部分的「壓力殼」、「設備」與「管線」進行更換,
以提升其安全性和訓練效能;所用的經費是來自「維修經費」,不是軍事投資案。
唯一的不同,在於這次是交給台船公司和聯設來執行,
除了讓這二個單位累積一些實際經驗外,也有驗證這二個單位能量的作用。

國防部長嚴明答詢時也呼應說,國防自主潛艦研發到量產,過程還有一段時間,
評估規劃與設計已經在做了,但真正要自製完成,還面臨一些問題,
包括技術、藍圖與未來武器裝備的問題,所以要配合現有裝備的檢整,
配合訓練來運用,未來潛艦國造主力,仍放在自主研發的構型。
他回應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時說,
國防部初步將鎖定自行建造1500到2000噸級的柴電潛艦。

林郁方表示,部分人士主張應淘汰「海獅級」潛艦,
但如果在明後年就把2艘「海獅級」潛艦汰除;在海軍只剩2艘「海龍級」潛艦的
情況下,只要其中有1艘進入大修(修期長達10個月),光是1艘「海龍級」潛艦
是不可能同時兼顧「訓練」和「戰備」任務的。

林郁方也指出,國防部其實已經開始執行「潛艦國造」,早在101年12月20日,
當時的國防部長高華柱,就已經同意依照林郁方的要求,以「國防工業發展基金會」的
經費,執行一個為期3到4年,總金額約1億4千萬的「潛艦國造關鍵技術」整合型
研究計畫;而「財團法人國防工業發展基金會」在103年,
已撥款1200萬成立「潛艦國造關鍵技術」委託研究計畫,由台船和聯設,
針對「藍圖設計」與「建造能量」兩大領域執行評估。若研究結論為正面,
不排除直接動用公務預算,直接開始執行第一階段的「藍圖與構型設計」。

4.5億一年搞定
換部分外殼跟內部管線4.5億這個價錢感覺還好
但是4.5億經費,要換掉的外殼(壓力殼)不知道是哪部分?
舊 2014-03-07, 03:08 PM #49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usearch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