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wisely1230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3
文章: 0
引用:
作者Andy84
http://yowureport.com/?p=9914

謬論:台灣市場太小,做不起來 [填入產業] 的

台灣人,特別是創業者,應該常聽到一句話:『台灣本地市場(home market)太小了,做不起______的。』空格可以填入各種東西,包括 App、國片、軟體、B2B、汽車、O2O、法律服務,或是任何一個你想像得到的手邊的東西。就我在有物的角色,最常聽到的是「台灣市場太小了,做不起菁英媒體的。」

接著,對方通常會說:

『你要不要考慮去別的市場?』
『你要不要考慮換個題目?』

再下一句,便是建議你去美國、大陸或東南亞市場。甚至開始大發議論,說台灣人如何缺乏國際觀,都躲在台灣、沒有上一代開疆闢土的勇氣等等

這句「台灣本地市場太小,做不起 XXX」聽起來實在太理所當然了。畢竟台灣是個小小的島嶼,少少的 2,300 萬人;國民所得也沒有特別高。大家自然而然會同意,是啊台灣的 home market 很小,...


韓國本身的市場也不大,台灣很多人用市場小來安慰自己的理由其實很勉強。

打造整體形象是很有必要的,韓國不是沒有本土劇,國內引進的很多韓劇,其實都是韓國的本土劇,什麼五月的情海、歐若拉公主,其實劇情水準也沒有比台灣本土劇好多少,狗血程度也很誇張。

但是韓劇有高水準的領頭羊,但台劇就缺少這類打形象的標竿,冬季戀歌開始,這些高水準高品質製作的韓劇就是拓展海外市場的先鋒,營造出韓劇的形象,連著也帶動了國內二三流水準韓劇的出口市場。

換句話說,韓國是高中低市場一併在做整體考量的,不光是錢的問題而已,不是有錢就能做出高品質的作品,這一點是很多人沒看清楚的地方。

商業運作本來就有,也是很現實的,你有形象、有市場,贊助商捧著你,相反的就是只能找一堆垃圾來充場面。很多韓國本土劇的贊助商提供的東西也不怎樣,不是台灣贊助商差。

郭董其實就是好例子,以為有錢就行的通,但事實上並不是。
舊 2014-03-05, 05:28 PM #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sely1230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