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ndyCand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345
引用:
作者Micromega
那請你解釋一下, 為什麼在這單純熱血的高校棒球電影, 要偷渡八田與一和嘉南大圳的情節在其中? 而且說純日語發音是為了忠實呈現史實, 但嘉農打甲子園的年份和嘉南大圳完工的年份並不一樣, 請問編劇這樣刻意安排的用心為何?

國民黨親中, 中國反日, 所以台灣人如果嚴肅看待日據時代的話, 就是大中華意識作祟? 寬容國民黨在台的胡作非為? 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邏輯, 如果當時1896年被日軍屠殺
的台灣平民地下有知的話, 真是不知該怎麼向他們交代.

國民黨是外來政權, 發生228大屠殺, 造成外省人和本省人機會不平等, 白色恐怖, 禁止講母語要講北京話, 教大家大中國地理歷史, 來台初期高壓統治.

而日本殖民政府, 一樣是外來政權, 從1895年一直到1930年, 持續的發生大規模屠殺百姓, 鎮壓武裝起義的事件, 1896年的雲林大屠殺, 死亡人數接近三萬人, 統治期間, 日本人和台灣住民不只機會不平等, 更被視為次...

==================================================
米果:專訪KANO電影監製魏德聖(上篇)──跟土地連結,這題材非得在這裡拍不可……

魏德聖說他找到棒球跟土地的連結點,「嘉南大圳的開通,一個很大的目的是,台灣南部『水的問題』解決了,稻田面積增加好幾倍,稻田跟這支棒球隊有什麼關係?因為這支棒球隊是嘉義農林學校的球隊,他們是要在土地上面實習,種稻、種樹、甚至要在土地上打球奔跑,所有東西都跟土地結合在一起。農業跟工業產生連結,農業又跟運動產生連結,為什麼而打……」
==================================================

因為他們是嘉義農林學校,嘉南大圳跟嘉農學的農耕就有很大的關係。
片中一再穿插耕種的場景、跟農耕技術有關的比喻貫穿全場,香蕉、木瓜、檳榔,都是在突顯球隊的農村特質。

至於那個時代社會確實是有歧視,在電影裡面有呈現,並且去對抗。

導演要強調的是,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球隊本身沒有地位問題,
這是有訪談過當時的球員蘇正生去證實的,電影的主線就是球員一心一意追逐棒球夢。
甲子園的特色在於青春夢是那麼的短暫,時間一到人就畢業,這種遺憾電影裡面也有表現出來。

這樣的運動勵志電影,硬要扣上媚日的大帽,未免好笑。
某些人大概覺得電影裡面沒有穿插國仇家恨就對不起祖宗八代似的,
回文怎麼不順便加一句早日反攻大陸解救苦難同胞呢?
舊 2014-03-03, 12:01 PM #10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yCand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