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ROVIDENCE
Junior Member
 
PROVIDEN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93
引用:
作者ks34
我不太喜歡這一片
為何片中90%以上要講日文
相當令人不解 如果照導演的邏輯
奧斯卡名片辛德勒的名單應該講德文
藝伎回憶錄應該講日文
但主體是台灣電影就該講中文
君不見日本人不喜歡看字幕
很多美國電影進軍日本還要配日語發音才能擴大市場
魏導堅持日語發音不僅增加了拍攝難度及成本更增加
了觀眾看字幕的負擔 實在不懂魏導的怪邏輯
另外過度美化日本統治的的德政也令人不解
日本人統治台灣再怎麼用心都是把台灣當殖民地
當作糧食及原物料的供應輸出地
台灣的高山檜木幾乎被砍伐殆盡 平地樟樹也是如此
今天的合歡山被砍成一片光頭應是日本人竭澤而漁的德政
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嘛
應當這樣說日本人把台灣當作待宰的一頭豬來養
不好好用心養怎麼會有一身肥肉殺來供應日本本土呢?
希望提供大家另類思考

當初再宣傳的時候 我也以為主軸會跟 傳奇42號 一樣

著墨在打破種族歧視上

實際上看完才發現 故事的主軸是講 堅持夢想永不放棄的運動精神

在這精神上什麼都能化解

以下有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個故事一開場是在1944戰爭末期由一位日本軍人來到台灣嘉義時回想開始

那位軍人是後半段很重要的一位角色 其實後半段單獨出場也可以

為何藉由他來倒敘?

同樣用倒敘 為何不用 "記者" 或者 " 當事人" 本身或者 " 其他人" 來回想??

這裡其實就有意涵在了

我看了不少心得文跟影評才會意過來

我真的認為立場問題上處理得很客觀了

而且主軸真的不是講是是非非 而是回應我前面說的

堅持夢想永不放棄的運動精神

至於語言問題上~

從海角~賽德克~

每部都是盡量用當時的語言來呈現

就當作是導演一貫風格吧..

阿波卡獵逃不也沒講英文嗎?

還是要像G.I. Joe那樣

老師傅在戲中直接痛斥李秉憲演的日本弟子要講英文一樣嗎?
     
      
舊 2014-03-02, 06:56 PM #6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OVIDENC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