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方面的說法,看看就好
沒預算應該是客觀事實,
冷冷的回應,不夠積極,這都是主觀的描述
還有前面有人說了,不會講韓文是記者的臆測,"他又不會講韓文"可能是指孕婦的先生
不過韓國有那麼好玩到一定要懷胎七月的情況下去玩?
家裡不能匯錢過去嗎? 一定要外交部先墊?
【綜合報導】台灣一對夫妻日前至韓國旅遊,懷胎七月的妻子昨在首爾早產,院方要求兩百六十二萬元生產費用,夫妻因無力支付,請求外交部幫忙支付或代墊,遭拒後,昨指控官員冷漠。外交部表示,外館急難救助從未代墊或支付醫療費用前例,需夫妻自籌,但會協助家屬向院方請求打折,或轉到更便宜的醫院。
--------------------------------------------------------------------------------
外交部:未有先例
孟先生昨在臉書指控,懷胎七月的妻子在飯店跌倒,送醫早產女嬰,院方收取台幣兩百六十二萬元的生產費用,孟男求助外交部駐韓辦事處,官員帶翻譯官到場,告知政府沒預算支付這筆錢,要其自行籌措,他痛罵:「台灣外交官真令我失望!」
《蘋果》昨電訪孟太太,她表示已先付四十二萬元生產費,但女嬰兩個月保溫箱費用高達兩百二十萬元,「
政府願出錢是最好,代墊也OK!」
孟太太另要求醫院開立她是因跌倒才早產的證明書,但院方表示未目擊經過不願背書,孟太太盼外交部也能一併處理。
台灣駐韓國代表處表示,外館急難救助額度有一定限度,遇這類大筆醫療費,除請當事人先生聯繫在台家屬看能不能匯款,同時與醫院協調能否打折或轉到便宜的醫院,院方表示今天才能給予答覆。
外交部領務局官員指,外館急難救助金額來自政府預算與納稅人繳稅,過往從未直接代墊或支付醫療費用的前例。
健保可擔部分費用
中央健保署副署長蔡魯昨說,健保署無法全額負擔民眾海外就醫金額,但民眾仍可依「在國外或大陸地區自墊醫療費用核退上限」規定,每日可請領住院費七千三百零九元,若在國外單日住院費未達此上限,則採實報實領;高過此上限,超出金額仍須自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