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egag5
鵜鶘在歐美民間傳說是送子鳥... 
|
有一種鳥類叫做送子鳥牠最後因為之所以會送子的原因
同樣解釋的有多處不同連結。內文摘錄如后:
根據傳統的歐洲傳說,送子鳥是(歐洲)白鸛(White Stork)
送子鳥傳說起於中世紀,在日耳曼北部流傳著的傳說--未出生的靈魂棲息於水泉,池塘,沼澤等水域,白鸛經常往訪這些水域(其實是去 覓食),就是去將這些未出生的幼兒靈魂 帶領回來。
後來這個故事有了變形,它說白鸛在一個稱為"白鸛岩"的洞穴中找到人類的幼兒,並將之携回給期待幼兒誕生的父母。
http://www.sweetpeasandpolkadots.com/legend_lore.html
1838年安徒生將這個古老的傳說改寫成他的"鸛鳥"版本--有一個水池,里面睡著許多嬰孩。他們在等待鸛鳥來把他們送到他們的父母那儿去①。這些美麗的嬰孩在睡著做些甜蜜的夢-請自行參閱,關於人類未出生的幼兒的描述在文章後段,請耐心看。
http://sm21.net/jing/anderson/047.htm
送子鳥一般的畫法,是讓白鸛口中叼著一個白布包,裡頭包著一個肥嫰可愛的嬰兒,不論傳統圖或是現代的圖案,大致跑不出這個範圍。
但在台灣有相當多的人誤以為送子鳥是鵜鶘。
而
將送子鳥誤為鵜鶘的說法,只見於台灣,外國並無此種誤會,因為它是有文化起緣的。
因為在以前的歐洲,很多白鸛會在人類的屋頂煙囪上築巢育雛,這樣的畫面啟發了歐洲人送子鳥這樣的想像而這種畫面時至今日仍可見到:(圖請參閱該文)
在西方,鵜鶘另外有其自己的相關神話,所以外國人是全然不會搞錯的
英文中還有一個詞叫--stork bite,意思是"胎記"; 就像台灣人說"床母做記號" 一樣,老外是不小心"被送子鳥咬到留下痕跡"。
-----
至於鵜鶘,牠的大嘴是送信的……有很多文學作品都有提及,在此就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