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皇極驚兲拳
基本上,對面的想法就是複製
什麼產業火紅,就搞什麼產業
LCD , CPU , 太陽能皆如此
那些公司也都虧的慘兮兮 不過老闆爽歪歪
如果 張董 離開了台積電,大概五年內就會遷到對面去
話說,Dram好貴ㄚ
當初應該多備幾條
|
對岸是土法煉鋼
鐵杵磨成繡花針
他們搞一條龍模式,因為他們有廣大的內需可以這樣玩,
所有的公家機關都使用國產品牌/國內製造就可以把大部分的虧損吸收
反正要用就做,順便練功,還可以吸引技術/人才/設備
而台灣公家機招標的,很多只限定於"台灣製造",但很多其實都是"台灣組裝",而非大部分都臺灣製造
所以很多其他國家的品牌都可以在公家機關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