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也很好奇為何要拆孫文銅像,找了一下蔡丁貴教授的臉書,
緣由是捐贈者都說要拆了,但是國民黨市黨部主委反對,硬要把孫文銅像留下。
我是覺得既然已改名湯德章紀念公園,孫文銅像的移置並無不妥,畢竟紀念的對象不同。
如果一開始就能尊重紀念在二二八受難的湯德章先生的情況下,和平移置銅像的話,
就不會有今天的事情發生。
以下轉自蔡教授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8%...8F/320049491447
---------------------------------------------------
2/22下午13:30實地測試孫文銅像基座安全之聲明稿
「轉型正義不能等,市民安全不能賭」
讓湯德章紀念公園實至名歸!
1947年,中國國民黨政府流亡台灣,對台灣人民採取高壓殖民統治,並展開一連串滅絕人性的大屠殺。在無數無辜的枉死者之中,湯德章律師因出面維持台南城內秩序,卻反遭軍隊以判亂罪名凌遲槍決,曝屍公園。隨後高等法院臺南分院的宣判認定湯德章無罪,證明他是無辜被殺害,究此流亡政府天道何存,夫言天理何在?
1998年臺南市政府宣佈將民生綠園更名湯德章紀念公園,並於湯德章遭槍決處豎立半身胸像以為紀念。2013年,孫文銅像捐贈者「台南第一國際獅子會」向市府陳情,認為銅像豎立已久,1975年至今,水泥基座已殘破鬆動,並有傾倒之危險,為免傷及遊客行人,希望市府協助移置重達600多公斤的孫文銅像。市長賴清德則表示,市府將研議訂定「湯德章紀念日」,並答應協助移置。此舉卻遭國民黨市黨部主委謝龍介強烈反對,鴨霸主張不只不能移置孫文銅像,更無理要求市府需編列預算加以修復“牆”固。此種置市民生命安全於不顧,只循一黨之私的表面塗飾工夫,令人非議齒冷。
既已名為「湯德章紀念公園」就該實至名歸,湯德章公園本就不是孫文紀念公園,即或各黨有各黨的理念,但各人的公媽就該隨人拜,移厝銅像這不但是民主社會該有的修養,也是轉型正義的實質體現,更何況是一座隨時會有傾倒意外發生,危及市民安全的大銅像?如果連這最起碼的素養觀念都沒有,遑論文化?奢談藝術?
公投護台灣聯盟是一個由各界公民所組成的社運團體,我們無法漠視台灣社會的轉型正義仍在原地踏步,更感同身受於公共安全不可等閒視之。公投盟為所當為,決定身先士卒付諸行動,實地測試銅像基座的安全強度。值此228前夕,我們呼籲賴清德市長應兌現去年答應訂定「湯德章紀念日」的承諾,同時為了全體台南市民的安全福祉,更應拿出魄力施為,立即移置孫文銅像。這不但是台灣社會的共同心聲,更是大多數台南市民安身立命的急切呼籲。我們的行動訴求要問的就是:「政治考量重要,還是人民的生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