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熱鬥小狐
*停權中*
 
熱鬥小狐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香港
文章: 1,441


環時社評:限自由行建議 自私、歧視

大陸旅客迫爆本港令不少市民反感,部分人士都曾提出措施希望減少大陸旅客來港數量,但是《環球時報》今日社評《規定內地訪香港人數,好自私的動議》一文則提出,設定訪港自由行上限一途將消耗內地的行政資源,也將引起內地人的反感,任何行政調控都是「歧視性做法」。文章又指如果香港確實認為清靜比什麼都重要,就要為內地遊客的逐年下降「有所準備」。

社評首先指,設定訪港自由行上限「聽上去挺有道理」,但是這是「單方面實現香港利益最大化的理想設計」,是消耗內地的行政資源,引起內地人反感。

評入境稅想法「太過分」

文章隨後老調重彈,再次表明自由行是中央政府當年送出的「大禮」,而內地旅客對香港經濟的貢獻促進了香港的就業和繁榮。社評提出調整內地遊客人數需以能夠接受的市場方式進行,而不是用行政調控的「歧視性做法」解決,不能因遇到內地遊客就把自由港「變了味」,至於入境稅的想法更是「太過分」。

社評評價有些香港人的情緒出問題,只想要好處而不想承擔大發展的另一面,認為全世界都沒有「只佔好處不要其他」的道理。社評又批評有人把自己放到中華大社會的「特權位置」上,形容是要不得。

社評指,香港人不能把內地旅客當作搖錢樹:

一些香港人不能把內地遊客當成沒有尊嚴的搖錢樹,想讓他們來多少,中央就通過調控準確放進來多少。他們來了以後還要按香港的規矩「入境隨俗」,處處看當地人的臉色。這哪裡是請人來旅遊?

文章又說香港社會如果希望內地旅客繼續促進經濟,就應該豁達些,如果覺得清靜重要,內地旅客就會慢慢減少,又認為香港不是無可取代的旅遊點:

香港社會如果繼續希望內地遊客幫助提振經濟,就應豁達些,有一些擔待。如果確實認為清靜比什麼都重要,那麼也應對內地遊客的逐年下降有所準備。

香港不是內地遊客無法取代的旅遊目的地,很多人去香港只是購物,想一想現在可以買東西的地方有多少,可以促進自己的冷靜。

文章提出要解決問題,要爭取內地社會心悅誠服的配合,包括通過內地媒體多宣傳香港在內地節假日特別擠迫,以及對旅遊業服務質素的影響。另一方法就是在香港一些新區開闢購物中心和旅遊設施等,以分流方式解決。文章警告,如果香港自毀旅遊業的經濟生命線,會令東亞鄰國「樂不可支」,勸籲香港人反思:

內地遊客在巴黎、倫敦、紐約都帶去了「大聲喧嘩」、「扎堆購物」等毛病,但香港社會一些人比所有「洋鬼子」的反應都激烈。這些香港人的承受力如此低,誰慣的,他們自己是否也該反思一下呢?

他們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問題
     
      
舊 2014-02-20, 05:21 PM #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熱鬥小狐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