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慕凡
Master Member
 
慕凡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783
Post 嗯...

引用:
作者機油大盤商2
別告訴我沒有唱將 就算是現場 24屆的白安 家家 以及葛仲珊的渲染力或是以莉高露或是歐開合唱團

別告訴我沒有才華 嚴爵 韋禮安 徐加瑩 都是唱作俱加~~~

不要說沒有栽培 你市場沒有作大 你是要怎麼栽培 然後再來怪政府嗎????

以上四屆 請問大家 你們買了幾張~~

如果一張都沒有 你是要台灣的唱片業如何超韓趕日

小葛的"打破它" 其實就是對大家打了一個大巴掌~~~

唱片金曲獎走了24年 才有一個女饒舌歌手出了一張唱片 然後賣了幾張??

如果大家不能包容多元的音樂 用行動力把餅作大~~~

你以為權志龍G-DRAGON的饒舌很屌 那你們有...


如果照你這樣想的去做.. 餅照樣不會大.. 反而到最後連餅都沒.

我簡單說吧.

每個人要買什麼曲子誰唱的,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權力. 這是"音樂", 音樂是聽了要喜歡的才會去收買"音樂".

而在音樂這個市場, 本來就是世界化的東西. 他喜歡聽披頭四, 她喜歡聽古典樂, 他喜歡聽阿吉仔. 今天做音樂做出來不是要人家硬是要支撐你的經濟去做, 今天音樂做出來是希望聽的人喜歡聽你的音樂, 進而去支撐/發揚你的經濟. 你講的所謂包容多元的音樂, 用行動力把餅作大, 大家本來目前就是有在做這件事情. 不過作的方式是"買自己喜歡的音樂", 而不是因為要去特別的無條件的先去把某個市場拱起來去買音樂. 消費者不須要做這種事情, 因為真的所謂好音樂就是會有人欣賞.

我隨便舉個例子好了. 閃靈在台灣不紅沒錯, 但是他們還是能在國際上, 尤其歐洲找到支持他們的人. 你不能說因為你覺得某些人唱的好所以消費者就要去負責把市場先拱出來, 因為那就根本不是"音樂".

台灣目前市場會這樣有非常多種原因與因素導至市場變成如今的狀況,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我們在很多產業上並沒有良好的去規劃與建構. 出音樂出唱片不單就是一個歌手的事情, 其所負責的公司與參與整個唱片相關至作的人員, 到最後負責行銷與媒體****的人, 這些都是在環節之中. 一個好歌手會唱歌並不代表他一定會被市場接受, 但是如果整個產業沒有好好的去維護與建設, 那你就算有一大堆好歌手他們不見得會能進的到市場讓大眾接受.
舊 2014-02-14, 09:17 PM #7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慕凡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