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作者Earstorm-2
看來我的思考模式在這裡突顯很大的問題.
超低階NB約一萬五, i3的也差不多, 或高些一萬八, 我手頭上的i5兩萬五.
這個價差以普通薪來說約2個工作天或3個工作天, 衝i5大概6天封頂.
保固都兩年, 就算衝i5差異6天薪資也沒什麼需要過度思慮的.
以上是全新機來看, 如果是要用組或升級的往往會花更多時間選配.
我是不建議, 有時間就要休閒, 盡量少消耗精力.
|
說下我個人的經驗
我上次組,就是用升級的概念去組
所以 power花了2500 機殼1500
但是 整組才10000 不含螢幕
組了AMD 7750 BE
經過好幾年,目前使用也不會覺得特別慢,玩遊戲我就加買AMD 3670 LP 也玩得很開心
但是經過了好幾年,我升級了沒有?
沒有,因為買了索尼 沒錢了
要走慢慢升級之路,起跑點 最重要的絕對是機殼(大誤)+ POWER
其他主機板 CPU隨便買便宜的
AMD 便宜含內顯板子+AMD CPU 4000 一般文書絕對夠用
如果偶爾要玩遊戲 可以買AMD APU
或者買一張中低階的顯卡 就可以
因為要升級就要淘汰,這些都是會被踢掉的淘汰品,沒必要花大錢買中階
除了POWER 要應付可能升級的顯卡跟日後的CPU
機殼要滿足自己的外型控外
其他的都是浮雲
這樣基本第一版
機殼預算8000 POWER 抓3000
主機板+RAM+CPU 抓5000
加個硬碟,大概 18000
日後真的感覺不順不爽不憂了,
小升級 2000 換AMD CPU (不建議)
或是 5000 升級SSD +顯卡
或 花個5000元升級 主機板+RAM+CPU
保證肯定差異很大
進可攻退可守
而且說真的,電腦主要在螢幕 機殼 鍵盤 滑鼠上才是我們最直接感觸到的,這些才真的需要砸錢的
CPU能吃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