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XL
台灣的生意模式大多也是政府支持的
有的產業壓根就跟國際市場沒太大關係
房地產又沒有韓國廠商來競爭
公共建設也沒有聽過韓國廠商來承包造橋修路
食品業就不用講了 黑統?頂腥?
做內需的 有比較好嗎?
...
|
根本原因是用的人有問題
雖然台灣跟韓國好像都是政府支持模式
但是實行的人亂七八糟,結果就是亂七八糟
用個例子
現在中、港、新、韓在政府支持下高薪搶人才,搶的都是有實力的人才
但台灣在政府支持下領高薪的是肥貓,什麼政府相關企業、基金會上面的高管
都是從某個位置上下來的人
他們還以別國搶人才來說自已領高薪是理所當然
但是從來不說,他們是別國從來不想搶的人
被搶走的人也從來不是他們這批人
上面這例子說明什麼?
說明在台灣受到支持、保護的企業
很多不是有實力的,而是關係良好的
他們才不在乎提升競爭力什麼的
只在乎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口大口的吃下眼前的利益
只想著在最短時間內撈一票,如果能的話再保証自已的家族能一直撈
這種公司保護再久、支持再久,結果還是無法跟國外廠商競爭
永遠只能靠剝削國內民眾來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