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完稿日:2012/10/23
出處:http://i-chentsai.innovaradinc.com/2012/10/korea.html
這次應朝鮮大學邀請,前往韓國光州演講
「Prosthetic valve assessment using MDCT」
,再訪韓國,以下分享:
當我們還在吵「機場不夠好」的時候……
仁川機場超越桃園機場甚多,這是去過的人都知道的事情。
當我們還在煩惱手推車不好推、機場設施太差、牛肉麵價
格太貴時,仁川機場已經把全線巴士與地鐵交通都做好了。
首爾有兩個機場,仁川(Incheon)與金浦(Gimpo),大概類似
桃園機場與松山機場的角色,一個國際、一個國內,所以,
到了仁川之後,必須選擇搭地鐵或巴士前往金浦,然後坐金
浦飛光州的國內線,才能到會場。
我選擇巴士,走出機場就有售票亭,外國商務人士常搭路線
,就在出口正前方,不需特別尋覓。票價設定為7000韓元(
約台幣200元),整數紙鈔,不用找零,對大包小包的出關旅
客,最是方便。車票設計成小雜誌的封底,一定得看、一定
得拿。瞬間變成發行量大、閱讀率高、觀眾購買力強的強勢
雜誌通路,大收****費!當我們政府「拼什麼、倒什麼」的
時候,他們用商業體系去永續經營。
http://i-chentsai.innovaradinc.com/.../2014/01/TA.jpg
TA圖、把一張票變成一本雜誌的封底,發行Ticket Magazine。
當我們還在努力增加「兩岸」交流的時候……
韓國人思考如何超越全亞洲。晚宴時,Sung-Min Ko醫師跟
我說,整個韓國放射學界,是以成為亞洲的Radiology
Center為目標,除了每年大量投稿RSNA,增進國際能見度之
外,更發行Korean Journal of Radiology廣收世界文章,
建立各種國際等級之次專學會與世界接軌,包括:成立
Asian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取得SCCT
Asia Chapter主辦權、爭取SCMR到首爾舉辦年會……等。
十年前我們把這當笑話,現在我們還真笑不出來。
韓國作這些事情也不是一廂情願亂砸錢,他們知道自己有競
爭力。許多國際學會到中國舉辦的經驗都不太好,在階級文
化、透明度以及就事論事上都有問題;日本人自視較高,合
作上多有摩擦;新加坡本國醫師少,參加者不夠,財務風險大。
韓國以3000個放射科醫師、成熟的次專分科、好學的整體態
度作為後盾,舉辦國際學會均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台北,他們根本不想拿來比較。我們還在講古老的「四
小龍」攀關係,人家已經在亞洲制霸的路上了。
http://i-chentsai.innovaradinc.com/.../fourdragon.png
fourdragon圖、四小龍?那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當首爾變成亞洲影像中心,顯影劑與大型機器的跨國公司資
源挹注後,把贊助與合作研究的餅作大,未來年輕人便有更
大的舞台發揮,生生不息、永續經營。周邊活動帶起的機場
人潮、會展經濟、觀光繁榮、國際就業機會,都能持續帶領
首爾向前進。
當我們還在說「台灣很有人情味」的時候……
其實,很多亞洲國家都有人情味。這次在光州,老婆和我在
民俗博物館外找不到計程車,我們比手畫腳跟中年的男館員
溝通,他只抓到一個關鍵字「Taxi」,就免費幫我們打了幾
家車行叫車(那邊車行常常打不進去或者回報沒有車……),
帶我們走到一公里外的候車區,陪我們等十五分鐘的車,然
後滿足的離開。
回想,去日本、去韓國中小型城市,每次都是受到當地人幫
忙很多。當我們在說自己很有人情味時,或許表示,我們不
知道「原來大家都有人情味」,還有,我們其實不能理解「
在城市現代化的過程中人情味必然淡薄」,而還為著國家的
原地踏步沾沾自喜。
台灣人天生很有人情味?那些堅持興訟的患者一定也很有人情味。
當我們還在說「韓國模式不適合我們」的時候……
滿街都是三星的大銀幕手機,每個人都高速行動上網,滿街
都是現代汽車,大空間、高質感、導航標配,這些本國經驗
,都成為三星手機、現代汽車大賺外匯的後盾。更別說巨大
的線上遊戲產業、視聽效果特佳的K-pop、韓式時尚服飾、
韓式髮藝……。我們還在尋找自己的特色,人家的論述跟產
業都已經完整了。
[YOUTUBE]z3RTc-8J3CU[/YOUTUBE]
是的,南韓5000萬人,有比較大的內需市場,所以他們做起
手機、汽車、遊戲。 但瑞典900萬人,有Volvo與Saab,芬
蘭500萬人,有憤怒鳥與Nokia。人口少就不能做手機、汽車
跟遊戲嗎?不對吧。
找藉口的極致就是:新加坡成功,就說人家是城市國家,台
灣不一樣;南韓成功,就說人家人口多,台灣不一樣。你怎
麼不說新加坡當年是被馬來西亞踢出來,什麼資源都沒有?
南韓有個惡鄰居隨時打飛彈,所以首爾無法發展國際貿易呢?
當我們還嘗試找些自己的優點時…..
這十年來,我從台灣走到國際,看著別人的國家一年年的進
步,回顧自己的家鄉,實在很難找到樂觀的點。年輕人對未
來失去希望,也沒有好的典範可以學習,失望之餘,開始重
視飲食娛樂,每天都在facebook看到他們上傳的美食美景。
你怎能怪他們呢?看不到未來已經很悲傷了,連「吃」跟「
玩」都沒有,人生還剩什麼?
應該是「我們」要檢討,為什麼年輕人寧願把錢拿去學雷射
飛針微晶瓷,而不是治病手術搞研發?為什麼「我們」沒有
給年輕人,一個更吸引人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