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arstorm-2
有些無關利益的事情, 反抗對像也是小人物的時候或許台灣人會團結起來.
我舉一個反例吧, 譬如排放廢氣汙染, 上次不是有個金屬加工業偷放被報導嗎?
廢棄類中的氣體類, 其餘產業不講, 食品很大宗, 而且很團結的集體晚上排放.
有人舉報給警察局被請去通知環保局, 找環保局的時候已經都"找不到人處理."
不論是怎麼傳遞消息的, 同社區的人縮起來, 官方也避不見面了.
在台灣太容易被吃案(這裡講的並不只是警局, 是講任何事情包括職場).
唯一的規則就是背景, 說穿不值半毛錢.
另一個例子, ETC, 還用繼續說明嗎?
|